(二) 2020年前景展望
贵州农业现代化起步的基础较差,山区农业更加大了难度,因而发展过程将是缓慢的。但是,现在已经积累了40年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了可行的发展途径,得到了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发展,农业的外部配合条件越来越好。为此,到下世纪实现现代化是可能的,乐观的,到2020年,设想达到如下水平。
1.生产条件基础设施现代化。耕地园田化。陡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低产农田全部治理改造。缓坡耕地全部改造为带状等高水平梯土梯田,保土保水保肥。涝洼地排除涝渍。2/3的耕地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
基本水利化。耕地达到70%的面积保证灌溉,抗旱能力达到30天以上。主要旱作物普及浇灌。果桑茶药园地、蔬菜、林木苗圃有配套水利设施。
林业全面绿化。
园艺栽培、人工牧草、人工林建设管理标准化,达到良种、高产、优质、高效益的要求。
农产品加工、贮藏、运销业与种养业配套成龙,形成系列化农业生产体系,具有山区特色的农(林、牧)、工、商综合经营模式和现代化体系,展现新面貌,达到新水平。
2.农业生产资料、技术装备现代化。因地制宜实现农业机械化。凡有条件使用机器的地方都采用机器或半机械工具。
化肥施用量达到适度水平,种类比例适当,科学用肥,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更好地结合起来。化肥生产和农家肥达到高水平。主要是发展现代饲料工业、普及氨化秸杆饲料,以大力发展畜牧业,养畜积肥; 农家肥积制沼气化、科学化; 合理安排扩大绿肥,大幅度提高施肥水平。
农用塑料薄膜生产和使用普及到各高效产品。提高技术,与基肥、农药、除草剂科学组合使用,与耕作制度改革相配套。
3. 农村电气化。乡、村全部通电。90%以上农户通电。保证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电力。农村广播、电视、电影得以普及。
4. 农业管理现代化。现代管理科学在农业中普遍得到应用。管理技术手段先进,计算机应用普及。宏观管理、调控、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和现代化。在区划、规划、信息等方面发挥不可缺少的导向、协调作用。
5. 农业教育、科学技术现代化。机构健全、设备先进、专业齐全,师资总水平符合规范要求,适应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需要,提高大批农业科技研究试验成果。
总的说来,农业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全面达到国内先进省2000年的水平。农业综合生产力与国民经济现代化相适应。主要农业产品的生产总量和质量、品种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及其发展变化相适应。具有山区特点的贵州农业现代化,为进一步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巩固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