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计划供应政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计划供应政策

(三) 计划供应政策

计划供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行凭票限量供应。凭票限量供应最早是从粮食开始的,后来又在其他农副产品中实行。实行农副产品凭票供应的种类,随农副产品的生产、收购和消费者购买的情况而不断变化。
北京市的粮食销售量,1953年比1950年增长了118.1%;细粮销售量则由占总销量的30%,提高到83%。根据这种情况,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北京市面粉计划供应实施办法》。从1953年11月起,面粉实行计划供应。“凡在本市居住并已办理正式户口登记的居民(农业人口除外)每人每月一律供应面粉8市斤。”其他部分工作人员和重体劳动者每人每月供应12斤或18斤。驻京外国人和伤病员,仍按实际需要供应。凡购面粉者,一律按计划持市政府统一制发的面粉证购买。面粉开始统销后,市场上大米、杂粮的销量增加,供应紧张。北京市决定从1953年12月1日起,对大米和粗粮也实行统销。1955年10月31日,通过并开始执行城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规定北京市居民口粮一律按核定的供应数量发给供应凭证。居民口粮根据本市居民的劳动轻重、年龄大小,制定具体供应口粮标准。即:特殊重体力劳动者月供应60、56、53、50斤四个档;重体力劳动者月供应49、46、43、40斤四个档;轻体力劳动者月供应39、36、32、29斤四个档;机关干部等脑力劳动者月供应32、30、27斤三个档;大、中学生分别为36、32、29斤三个档;上述以外的居民和10周岁以上儿童分别供应28.5、26、24斤三个档;10周岁以下儿童分别供应从23至6斤若干个档。从1955年11月开始,使用北京市粮票。粮票按月发放,当月有效。1968年起,改为按月发放,全年有效。北京市粮票的版面经常变动,至1972年粮票才固定下来。
从1954年开始,北京市还陆续对驻京外国人、华侨、少数民族上层代表除外的城镇居民实行限量凭证(票)供应副食品。先后实行按计划供应的种类有:肉、食油等。1959年,扩大到了牛羊肉、鸡蛋、食糖。家禽除节日投放一部分外,平日市场不投放。1960年,随着副食品货源的进一步紧张,凭证限量供应的食品大幅度增加到23种:鸡、鸭、罐头、熟肉、糖果、糕点、饼干、代乳品、奶制品、啤露酒、粉制品、茶叶、干菜、鲜鱼、鲜菜、海味、干鲜果品、调料、食盐、豆制品等。到了1961年,由于某些食品的供应极度紧张,不得不暂停发放票证,并一度出现高价出售某些副食品的情况。1962年以后,随着供应情况的好转,取消了许多副食品的凭票证供应,变限量供应为敞开供应。肉、禽、蛋、鱼、菜等主要副食品全部敞开供应。到1965年末,凭证限量供应的副食品仅剩下花茶、粉制品、干菜等三种。此后,某些副食品虽曾一度恢复限量凭票证供应,但执行的时间都较短。
凡是凭票证供应的农副产品的供应对象,除城镇居民外,还包括部分农民(如菜农等)。

☚ (二) 计划收购(统购)   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
000016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