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北京证券交易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北京证券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

中国近代证券发行和交易市场之一。适应北洋政府大量发行公债的产物。1919年初,由新亨银行经理王灏、大宛农工银行经理吕汉云、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等人发起创办,资本金额定100万元,实收20万元,为有限公司制组织。设号头(即经纪人)60名。主要以公债为交易对象,交易方式有现货和期货两种。参与买卖交易的有官僚政客、工商界和金融企业等,交易颇为兴旺。1928年政府南迁,买卖公债的重心移往上海,北京证券交易所日趋冷落,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后曾进行物品交易,以红粮为交易品。此后时开时停,到1944年停业。1949年该交易所由原董事、监事会改为清理委员会,1953年清理结束。

☚ 上海众业公所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
北京证券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

1918年6月5日在北京开业的一家证券交易所。经北洋政府农商部批准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本为100万元。王小宋为理事长,沈芑舫、张荣生为常务理事,梁涣涛为经理,市场组织悉仿照欧美日各国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定为60人。每1经纪人“须有两银号保证”。交易分为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期货交易又分为本月期、下月期、再下月期三种。上市的证券包括公债券、股票及中外银行发行的钞票三种。
当时,北洋军阀政府为弥补财政亏空,不惜以高利大举内外债。这刺激了北京金融业的发展,各种金融机构纷纷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开业后实际上大宗交易的是北洋政府所发行的公债。但北京并没有发达的产业基础,北京金融业、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是与北洋政府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1927年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虽然还未建立统一的政权,但北洋军阀的失败已经震撼了北京证券市场。从此,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景况一年不如一年。从1928年起,北京证券交易所一直不能盈利,虽几次力求振兴,但已经无法挽回局面。后来,逐步改为物品交易所。日军侵入北京后,北京证券交易所于1939年被迫停业。
北京解放初期,为疏导游资,稳定金融物价,又重建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于1949年12月23日发布通告,称“本行为了执行北京市各界代表会议的决议,呈请本总行转让政务院财委会核准,北京市人民政府备案,设立北京市证券交易所”。1950年1月30日举行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开业典礼,2月1日正式开业。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基本上是参照天津证券交易所的做法而建立的。经审查合格的经纪人共22家,其中法人(银行、钱庄)5家,个人经纪人7家。当时参加证券交易者主要是解放前的一些投机倒把分子,如金钞贩子等,还有囤积商人和旧官僚、旧军阀、以及他们的家属。此外,也有一些倒闭的银行、钱庄的从业人员和殷实富户。1950年3月,经纪人客户为300~400人,而到了5~6月期间,由于中央统一财经政策的实施,使得部分游资涌向证券交易,一些持有大量游资的工商业者也随之涌进证券交易市场。这样,经纪人客户一下增至1200余人,客户的成份多是粮、布商(约200人)、倒闭钱庄从业人员(约320余人)以及出卖房产者。
北京证券交易所刚成立时,因为没有合适的北京股票上市,选择了天津上市的启新洋灰公司、江南水泥公司、开滦煤矿公司、仁立毛呢公司、东亚企业公司、耀华玻璃公司6种股票上市。交易初期,市场交易以启新股票为主要对象,经常占成交总额的98%以上,其他各股几乎不能成交。
北京证券交易所刚刚开业时,业务非常活跃,收入也很可观。但由于经纪人及从事辅助工作的人过多,开支庞大,而且有一些经纪人违法经营,开业不久,成交总额、佣金均有减少,出现了亏损。开业第一年(1950年)就有14家经纪人停业清理或被迫倒闭,到1951年初只剩下8家经纪人。到了1951年末,“三反”、“五反”运动开始后,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业务已处于半停顿状态。1952年2月21日对经纪人进行全面检查以后,证券交易所即告全部停业。7月开始清理工作,10月份清理工作全部结束。从此证券交易所第二次在北京的经济舞台上消失。

☚ 新天津证券交易所   汉口证券交易所 ☛
000017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