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良种基地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良种基地建设

(三) 良种基地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的畜禽品种改良,良种选育,繁殖技术,都有显著进展。其中良种基地的建设起到了保证作用。
1.乳牛良种基地建设。上海开埠前没有乳牛品种。1870年起,英国、法国的爱尔夏、红白花、荷斯坦等品种相继引入上海。而后有的品种流入川沙农村与当地塘脚牛杂交,杂交牛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接近纯种乳牛,川沙就成为上海杂交乳牛的供种基地。1956年,上海成立上海市牛奶公司,加强了乳牛品种选育,从1957年起先后进行了六次公牛调查和良种牛登记,摸清上海公牛对上海牛奶生产的作用。并于1974年建成种公牛站,各场新产公犊集中饲养,从中选出良种公牛作系祖建系。又从法国引进塑料细管分装机,制造颗粒冷冻精液,在全市乳牛生产中全面推广使用,推进了乳牛的良种改良。1993年,通过中国一加拿大奶牛综合育种项目,成立了上海奶牛育种中心,使上海的乳牛育种技术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2.猪良种基地建设。在大力发展养猪生产的进程中,猪的良种基地的建设一直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1953年,在浦东设立了良种猪配种站。1957年,在沪闵路朱行镇原和平农场旧址建立上海市种畜场,饲养了中型约克夏、苏联大白猪等优良猪种。1959年,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发现了一批优良的畜禽地方品种,并在原产地由当地政府投资建场,进行品种的提纯复壮,使上海的梅山猪、枫泾猪等得到了保存和提纯。上海市种畜场改为上海白猪选育场以后, 为向郊区提供优良种猪,1964年在嘉定新杨农场旧址建成上海市新杨种畜场。1992年, 又在上海燎原农场建成上海种猪场, 供应生产商品瘦肉型猪的外来优良猪种。
从1959年以来, 在畜牧行政部门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现有市级种猪场2个, 县级种猪场10个, 镇 (乡)级种猪场293个。市级种猪场从事父本原种猪选育,向镇级场提供杂交用公猪; 县级种猪场从事母本原种猪选育, 向镇级种猪场提供后备母猪;镇级种猪场从事二元杂交, 向商品场提供杂交母猪。这样使原种选育、扩繁、制种, 分工明确, 种猪系谱清晰, 引种渠道规范, 质量得到保证。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60年代趋于成熟, 并得到广泛推广, 最多时有170个人工授精站, 普及率达85%。1991年, 为加强生猪人工授精站的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 由市财政资助在南汇、金山、嘉定、青浦等区、县共建立9个猪人工授精站, 配置设备, 分片负责猪的配种业务。
3.种禽基地建设。1996年, 上海有曾祖代种禽场3个。上海市新杨种畜场, 先后引进饲养了罗斯蛋种鸡、星布罗肉种鸡、罗曼蛋种鸡。上海华申曾祖代鸡场引进饲养罗曼蛋种鸡。上海市华青曾祖代肉鸡场引进饲养安卡曾祖代肉种鸡。祖代种禽场有15个,分布在各区 (县)种禽场及部分镇级种禽场。父母代种鸡场187个, 分布在市、区 (县)、镇 (乡)、村各级种禽场, 全市种禽饲养量约298万套。这些种禽生产基地大多建于70~80年代。
与种禽基地配套的孵化场多数建在种禽场内。规模较大的种禽场一畜禽公司, 其孵化场与种禽场分址建造。全市孵化场约340多个, 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各式孵化机2 590台, 有70年代上海开始生产的箱式孵化机, 有从比利时、加拿大引进的电脑控制孵化箱和及坑道式孵化机。1996年出雏数2.5亿羽。
为了保障上海市家禽良种质量和繁育体系的完善,从80年代中期开始, 畜牧行政部门对种禽生产加强了管理, 颁布了《上海市良种家禽生产经销管理暂行办法》等3个法规性文件, 实施良种家禽生产许可证、孵化场生产许可证制度。由市县 (区) 两级畜牧行政部门分级管理, 定期进行检查验收。

☚ (二) 商品基地建设   (四) 饲料基地建设 ☛
000096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