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良种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良种场

(三)良种场

1. 发展历程
(1) 新中国成立前农事试验场的演变。1910年设立1所省农林试验场。1937年在昌吉设立农事试验场,吐鲁番设立棉作试验场。1944年将伊犁、塔城、昌吉、吐鲁番的4处试验田改为农事试验场。1947年新建迪化农牧试验总场。这些场的任务是“订定办法,制定计划,试播优良品种,推广于民间,以精耕技术示范”。
(2) 新中国成立以来良种场的发展。1952年将全部各类农业试验场(站)进行整顿,改建为16个以繁殖推广良种为主的专(区)、县示范农场,1955年增至26个,另有农业试验站4个。当年共有耕地3 861公顷,职工728人。1963年5月7日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先后将原有的示范农场和部分小型的专、县生产农场、劳改农场、机关副业农场等改建为42个国营良种繁育场。1964年共有耕地11 713公顷,职工4 345人。
1975年,根据全国种子工作会议精神,为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提出建立国营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并存的良种场。在一些没有国营良种场的县,将条件较好,适宜进行良种繁育的集体所有制大队或生产队,转为归农业部门管理的良种场。到1976年底,全疆良种场达80个,其中国营的42个,集体的38个,总播种面积1.49万公顷。1980年底,对各场进行了一次审定,撤消或转产了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场。1981年全区有原(良)种场71个,其中国营的51个,集体的20个。耕地1.67万公顷,职工1.36万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85年以后,良种场的经营管理出现了多元化。许多场利用各自的优势,面向市场,建立了自己的产销经营机制,取得了良好效益。但也有些场,或因没有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或因当地确无什么优势可以利用,或因领导工作不力,目前已处在困难的境地。
2.生产水平
。新疆原(良)种场1995年比1955年种植面积增长了4.4倍,粮食产量增长了10.9倍,棉花产量增长了6.9倍,油料产量增长了11.3倍,繁育的良种数量增长了15.8倍。见表6-7-2。
表6-7-2 原(良)种场生产和良种繁育情况

项目
年份
播种
面积
(公顷)
总产量 (吨)良种繁育
粮 食棉 花油 料面积
(公顷)
数量
(吨)
1955
1965
1976
1985
1990
1994
1995
2 338
5 029
14 867
14 792
4 470
12 875
12 565
1 111.5
2 916
13 425
7 448
5 184
13 493
13 261
153
87.5
153
462
647
1 156
1 204
82.5
80
1 345.5
618.5
1 762
1 420
1 018
407
1 887
8 467
7 440
7 403
5 491
4 973
453.5
1 446
6 000
9 414.5
11 365
9 274
7 598
☚ (二)园艺场   二、地方国有林场 ☛
000211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