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第三产业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三)第三产业 (三)第三产业辽宁农垦在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基础上,不断向第三产业拓展,包括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社会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在内的第三产业营业单位达4 000多家,从业人数6万多人,实现产值16.6亿元。农垦商业网点已遍布全省各大中城市和农场所在地,据不完全统计,商品销售总额2亿多元。全省已建成的农垦商业服务楼20多座,其中,沈阳的省农垦大厦和大连的农垦宾馆对当地的商饮服务业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也是辽宁农垦接待全国同行的重要窗口。农垦企业在城市服务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农垦第三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 (二)工业 三、发展评价 ☛ (三)第三产业 (三)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重点的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六五”、“七五”期间, 把劳动力的流向引到开发第三产业上, 在政策上给以优惠, 在经济上给以扶持, 使之尽可能与垦区经济达到同步协调发展的水平。1995年, 国民生产总值中, 第三产业占27.7%, 较1990年增加3.1个百分点。 表3-4-1 垦区社会总产值 (1949—1995年) 单位: 万元
表3-4-2 垦区社会总产值指数 (以上年为100) 单位:%
☚ (二)工业 四、所有制结构 ☛ (三)第三产业 (三)第三产业青海省农村经济中第三产业主要有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 在改革开放以前, 青海省农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到1985年,全省农村第三产业乡村两级企业只有731个, 占乡村两级企业总数的25%; 从业人数3 010人, 占乡村两级企业从业人数的3.2%;总收入1 832万元,占各产业总收入的7.8%。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政策,加上国民经济发展对第三产业提出的客观要求,使农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1997年青海省农村第三产业企业增加到3.07万个,比1985年增加2.99万个,增长37倍。以地区分:海东地区1.61万个,西宁地区0.93万个,牧区六州0.53万个。 ☚ (二)第二产业 二、农林牧副渔业结构与布局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