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广大农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为帮助农民群众克服落后、保守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云南省深入持久地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
❶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破除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观念,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各级党政部门组织农民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从思想上端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组织农民参加“真理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想小康、奔小康”、“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等多次全民性的大讨论;在实践中,根据各地实际,推广“龙头企业带动型”、“商品基地带动型”、“名牌产品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型”等模式,引导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发展经济。这些措施帮助农村干部群众破除温饱即安、小富即满、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树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观念;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墨守成规、繁琐低效、等靠要的旧习惯、旧思想,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破除满足于传统技术、粗放经营的思想,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破除穷光荣、守摊子、当“太平官”的思想,树立为人民谋利益,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观念。
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县市、乡镇党校作用,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团员等骨干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和种养殖等专业技术培训;在农村广泛建立诸如宾川“蔬菜种植”、宁蒗“苹果栽培”等各种农民技术协会,使农民不出村就学到技术;组织云南日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南电视台、云南科技报等传媒开辟专栏,向农民读者传授市场经济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召开各种现场会,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无毒马铃薯栽培”等技术。农民对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正在形成,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