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沁、漭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沁、漭河

(三)沁、漭河

沁河是黄河较大支流,省内河长135公里,五龙口以下进入平原区,河道开阔,明、清时代两岸堤防已初具规模。沁河水灾频繁,据新中国成立前1720年历史记载,漫溢决口的年份有126年。如黄、沁同时大水,沁河北岸决口,直冲卫河,易引发黄河倒灌,因此历来是防汛的重点河段。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1983年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堤防修复,共完成土方1 258万立方米,培修加固堤防长度161.5公里,达到防御2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相当于小董水文站过水流量4 000立方米/秒。1981—1984年对武陟县木栾店的3.5公里卡口段进行改道并加宽,消除了挤压壅水、排洪不畅的问题。沁河干流上至今无大的控制工程,为了确保沁河在丹河口以下北堤的安全,1951年开辟沁南滞洪区,为黄河大堤与沁河南堤之间的夹角地带,地势低洼,面积142.6平方公里。当小董水文站洪水流量超过4 000立方米/秒时,在五车口漫溢分洪。1958年后未安排使用。
沁河最大支流丹河,省内河长33.5公里,1972年于博爱县入境处建有青天河水库,校核库容2 0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 085万立方米。
漭河是沁河以上单独入黄的河流,上游为山区,分南北漭河,济源以下进入平原。1960年在干流上修建白墙平原水库,校核库容5 8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72万立方米。1989—1990年白墙水库加固后为解决水库以下蟒河排洪标准过低的问题,从白墙水库以下,按防御10年一遇洪水标准,新开挖漭排河及黄河滩区的新漭河,使白墙水库下泄洪水能提前入黄。猪龙河以东的老漭河则成为东部平原的主要排涝河道。
沁、丹河上游石灰岩裂隙泉水较丰富,灌溉发展很早,春秋及秦代已有引沁、引丹灌溉。新中国成立后,对引沁广利灌区改建,增建了渠首工程和干渠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万公顷。1965—1966年沁河上游又修建了引沁济漭大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6万公顷,是典型的引蓄结合的山区灌溉工程,两灌区水源按6:4(引沁60%)统一分配。近10多年来,沁河枯水,水源较紧张,广利灌区发展井渠结合,打井提取地下水,以补渠水之不足。
丹河上的丹东灌区,新中国成立后灌区逐步扩大,博爱县的灌溉面积达1.12万公顷。70年代沁阳县修建丹西灌区。两灌区按2:1进行分水。
除引沁济漭、广利、丹东大中型灌区处,尚有0.066~0.66万公顷小型灌区8处,分别从白墙、王屋山水库以及沁河、丹河、济河引水灌溉。万亩以下灌区主要从小水库、山泉及河道引水灌溉。
沁漭河流域至1994年合计灌溉面积10.46万公顷,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25万公顷,占98%,林果地等其他灌溉面积0.20万公顷。已修建万亩以上灌区11处,合计设计灌溉面积6.85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02万公顷,占灌溉总面积的38%,渠旁绿化长度429公里,灌区内粮食播种面积为6.43万公顷,总产量37.88万吨。

☚ (二)伊、洛河   (四)金堤河及天然文岩渠 ☛
000033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