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植树造林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三)植树造林 (三)植树造林1. 用材林。福建省人工林中用材林比重最大。现有人工用材林林分面积161.41万公顷,占人工林分面积的89%;蓄积量9368.51万立方米,占人工林分蓄积的94.8%;人工营造的用材林中,杉木、马尾松比重占85%以上。 表4-3-2 油茶低产林改造产量、产值效益表
发展经济林成为富山富民的一项重大举措。漳州市现有12.3万公顷龙眼、荔枝、芦柑、蜜柚为主的山地果树林,有近5万公顷以麻、绿竹为主的四季产笋竹林,成为崛起中的高优产业。1995年全市山地产出值3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5.4%;山地开发为社会提供出口货源达7亿元,占农业出口总货款的一半。曾被誉为“绿色油库”的福安市范坑乡墩头村,有油茶林280公顷,1989年茶油总产量仅16.8吨,产值13.96万元;实施对低产林改造后,1994年茶油产量提高到64.26吨,产值109.24万元,加上在油茶林中搞立体开发和茶饼、茶壳收入,全村油茶林产值达196.7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2%,提前脱掉贫困村帽子,成为地区级明星村。 4.竹林。福建省竹类有19个属、200多个种。据1993年森林资源清查,全省竹林面积达68.07万公顷,其中毛竹林占竹林面积92.9%。竹子的用途,分为材用、纸用和笋用三类。历史上毛竹林的经营比较粗放,有些竹林自生自灭。70年代后期,福建省确定在44个公社、3个国有毛竹采育场中建设毛竹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5万公顷。随后又确定建瓯、建阳、邵武、顺昌、南平、光泽、崇安、浦城、沙县、尤溪、永安、上杭、南靖13个年产商品竹100万根以上的县(市)为商品竹重点县,作为竹材生产基地县建设。80年代后期, 全省重新规划建设20万公顷丰产优质竹林基地,其中材用高产竹林11.33万公顷, 笋、材两用竹林6.67万公顷,笋用竹林2万公顷。将竹林收入的育林基金,重点用于建设竹林基地。同时,进一步落实竹林生产责任制,把大部分竹林承包到户管理,制定管护措施和收益分成办法,收益的大头归竹林经营户。竹业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重视,竹林开发不断升温;开始从粗放经营转为集约经营,促使竹林产量和产值得到较大增长。1993年与1988年对比,全省竹林面积增加10.3%,毛竹总立竹数增加18.3%, 竹林基地内的单位立竹量提高30%以上。1995年全省竹材产量和鲜笋产量,分别比1990年增长70%和53.8%;笋、竹加工产品也从十几种初级产品发展到十几大类、近千个产品。被列为“中国竹子之乡”的建瓯市,现有竹林7万公顷。1990年以来,市里确立竹产业支柱地位,加快竹林培育,走系列化笋、竹加工增值的路子, 提高竹业经济的综合效益。 1995年, 全市生产竹材530万根、产鲜笋17.47万吨、清水笋罐头1.16万吨,竹业总产值4.65亿元,竹林总产值、加工产值、亩均产值分别是1989年的19.4倍、23.3倍和16.2倍。南平市广泛推广毛竹低产改造与丰产栽培技术,建立科技兴竹示范村288个,面积达2.78万公顷; 辐射571个村, 面积达7.65万公顷;建立毛竹示范片893片,面积达2.22万公顷;近3年全市完成竹山深翻垦复10.5万公顷、浅锄抚育17.5万公顷,使大面积竹林发生了根本变化。据调查,每公顷立竹量增加225株,达到1880株;平均眉径增加2厘米,达9厘米;每公顷竹林产值达2100元,比1991年增长1.2倍。科技兴竹给林农带来了显著的利益,从而使竹业开发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利用山地、平原、低丘、溪边和房前屋后种植麻竹、绿竹、篓竹、藤枝竹、花竹、箭竹、紫竹、茶杆竹等也有较大发展。麻竹、绿竹成为闽东南沿海主要笋用竹种。漳州市近7年栽竹2.93万公顷,华安、南靖等县已初步建成四季产笋竹林基地。其中, 南靖县建成5700公顷的麻竹丰产林基地,年产笋6万多吨,产值上亿元,加工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因此,建设笋竹基地对绿化美化环境、加工出口创汇、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农村富裕有重要意义,正引起沿海平原、丘陵地区的广泛重视。 5.薪炭林。福建的薪炭林大多兼有用材、防护等用途。历史上薪炭材靠天然松杂木林或人工马尾松林提取。60年代初,为解决沿海城市、乡村烧柴问题,省里提出“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的方针,农村烧柴困难的地方,把发展薪炭林作为植树造林的首要任务,每年营造薪炭林3万—6万公顷。被林业部确定的霞浦、南安、宁德、福安农村能源建设试点县,省里从林业基金中拨款补助营造薪炭林3030公顷, 有效解决群众烧柴困难。1993年,全省薪炭林面积达24.5万公顷,占林分面积5.3%。林区推广烧枝桠材、茅草,有条件的地方以煤代木,发展沼气、小水电。进入80年代,全省农村全面推行“一封三改”(即封山育林,改灶省柴、改窑节柴、改燃节柴),共推广节柴灶205万户,年节柴量达256万立方米。三明市把普及推广改燃节柴、改灶节柴作为改革试验区首批试验项目之一, 通过推广新型省柴灶具,使灶具热效率提高到20%以上。两年时间全市就有35.6万家农户用上新型省柴灶,占农户总数的98.2%,每年可节约木材98万立方米,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了森林资源的社会消耗。近年来,随着煤、油、电、气的发展,少林缺柴的沿海地区薪柴用量大幅度减少,不论城镇、农村不再为锅底缺薪而困扰,也给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6. 飞播造林。1965年,在光泽止马播区飞播面积1660公顷,但因植被处理粗放,播后长期干旱,成效保存面积仅340公顷,保存率23%。翌年在建宁里心播区播种3520公顷,有效面积3166.6公顷,成效面积2390.6公顷, 占有效面积的74.4%, 获得成功。1971—1976年,先后在漳州、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厦门、龙岩等7个地(市、区) 的43个县 (市、区)飞播面积扩大到62.5万公顷,播下马尾松、黑松、云南松、黄山松、相思树等种子152.49万公斤,经检查,有效面积为52.4万公顷,成效面积30.7万公顷。1985—1995年又连续11年, 在闽东南23个县 (市、区)中飞播造林40.6万公顷,有效面积34.8万公顷,成效面积22.49万公顷, 占有效面积的64.6%。据对近11年播区检查, 列为“优”的占45.9%、“良”的占22%, “可”的占16.6%, 差的占15.5%, 每公顷平均株数3180株,达到较高水平。综上所述,全省有9个地(市)、46个县(市、区)开展飞播造林, 飞播面积达103.59万公顷,有效面积87.66万公顷,成苗成效面积53.44万公顷, 占有效面积的60.9%,飞播保存面积39.74万公顷, 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5.7%;森林覆盖率为3.4%,活立木蓄积量达1209.3万立方米。飞播解决了偏远、贫困山区大面积荒山造林难的问题,为绿化全省荒山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老、少、边、贫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 飞播造林,要搞好踏查设计,种子和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加强管护等工作。通过踏查沟绘,编制作业设计;达不到省标3级的种子不准上机;施工人员培训上岗;播种当年和第二年严格检查验收;落实管护措施,建立责任制,加强管护。后期的飞播工作,注意把握播种时机,并采用R-8复合忌食剂拌种、安装FB85型播种机、用包衣机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等新技术,有效提高飞播成效。 7.绿化植树。开展“四旁”植树、坚持义务植树,是绿化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后期,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有计划种树形成高潮,此后,正常年份四旁植树达2000万—3 000万株。1981年,贯彻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后,福建省对承担义务植树的人员、任务、政策作出具体规定。15年来,全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继成立了绿化委员会和办事机构,对各行各业绿化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坚持在“植树节”前后广泛开展义务植树运动。全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7 802万人次,完成义务劳动16 032万个工日,完成义务植树77 876万株,逐步做到义务植树的规范化、基地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义务植树形式多样,有的建立义务植树基地;有的把义务植树与荒山造林、林网建设和四旁绿化相结合;有的折成义务工统一用于抚育、管护及重点造林绿化工程。机关、厂矿、学校、部队等组织职工、学生、军人参与绿化庭院、街道、公共场所等义务植树活动。不少城市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健全绿化档案、制定收缴绿化费及其他管理办法。坚持义务植树,促进了城镇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全省各条战线有137人获得全国绿化奖章,其中有27人被评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在争创全国造林绿化“四佳”活动中,三明市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11个县(市)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12个乡(镇)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89个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被全国绿委、全国妇联、团中央、国家教委、林业部授予绿色奖章、绿化祖国突击手等称号的有43个单位、44人。受到省绿委会表彰的绿化先进单位有1 086个、先进工作者299人;共有12批、986个单位的庭院、生活小区被评为“省绿化红旗单位”。这些单位和个人为绿化八闽作出了突出贡献。 ☚ (二)林木种苗 (四)育林 ☛ (三)植树造林 (三)植树造林1. 用材林。广东原有用材林如马尾松、杉木等优势林分,大部分属于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人工杉木林第二轮伐期后也多属萌生林。 ☚ (二)林木种苗 (四)育林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