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影响耕地生产力的限制因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影响耕地生产力的限制因素

(三)影响耕地生产力的限制因素

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贵州省耕地生产力主要受到以下种种因素的限制:
1. 土壤过酸、过碱面积大。贵州土壤的酸、碱度(pH)并未严重到不能生长作物的程度,但是当土壤处于pH<5.5和pH>8.5时,对作物高产是有影响的,主要是降低了肥料元素的有效性。全省pH<5.5的酸性耕地有64.00万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7.34%; pH>8.5的碱性耕地有6.39万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73%。其中,酸性稻田12.41万公顷,酸性旱地51.59万公顷; 碱性稻田3.28万公顷,碱性旱地3.11万公顷。毕节地区酸性耕地面积最大,达27.39万公顷,占全省酸性耕地总面积的42.79%。碱性耕地面积最大的是黔南自治州,有2.48万公顷,占全省碱性耕地总面积的38.81%(表1-1-30)。

表1-1-30 贵州省酸性和碱性耕地面积

单位: 万公顷
项目
地区
总 计稻 田旱 土
总面积pH<5.5pH>8.5面积
小计
pH<5.5
面 积
pH>8.5
面 积
面积
小计
pH<5.5
面 积
pH>8.5
面 积
面积占全省
(%)
面积占全省
(%)
全省合计70.3964.001006.3910015.6912.413.2854.7051.593.11
贵 阳 市0.390.390.610.280.280.110.11
六盘水市4.264.096.390.172.660.450.410.043.813.680.13
遵义地区5.304.887.630.426.572.902.760.142.402.120.28
铜仁地区3.783.225.020.568.770.830.770.062.952.450.50
黔西南自治州8.698.6713.550.020.312.972.950.025.725.72
毕节地区28.3927.3942.791.0015.651.470.930.5426.9226.460.46
安顺地区8.538.3213.000.213.291.651.440.216.886.88
黔东南自治州6.344.817.531.5323.942.801.960.843.542.850.69
黔南自治州4.712.233.482.4838.812.340.911.432.371.321.05

2. 耕层浅薄。贵州土地浅薄(<15厘米),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栽培措施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层浅薄,不利于根系下扎生长,减少了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因而影响地上部分的发育。
全省耕层浅薄的耕地达148.73万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0.28%。其中,稻田31.91万公顷,占全省稻田总面积的27.67%; 旱地116.82万公顷,占全省旱地总面积的46.02%。毕节地区耕层浅薄面积最大,达52.60万公顷,占全省耕层浅薄型耕地总面积的35.37%,占毕节地区耕地总面积的49.91%,其中又以旱地为主,达51.31万公顷,占毕节地区浅薄型耕地总面积的97.55%(表1-1-30)。
3. 土壤质地不良。土壤质地不良,主要是指土壤中<0.002毫米直径的土粒含量大于30%的粘土,或者是>0.02毫米直径乃至>0.2毫米直径的土粒含量大于50%的砂质土和砾质土。过粘的土壤,多雨或淹水之后,空气少、土壤郁闭,易烂根; 干旱时,土体收缩易断根和因有效水少而过早萎蔫,群众称之为“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沙土漏水漏肥,养分贮量少,作物产量低,形成低产土壤。
全省质地不良的耕作土面积达184.69万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50.02%。其中,粘板型土壤87.35万公顷,松砂型土壤60.84万公顷,砾砂型土壤36.50万公顷,分别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3.66%、16.48%和9.89%。在全省各地、州、市中,毕节地区分布最大,质地不良的耕地面积达56.88万公顷,占全省质地不良耕地总面积的30.80%,占毕节地区耕地总面积的53.96%; 其次是遵义地区,质地不良耕地面积亦达40.72万公顷,占全省质地不良耕地总面积的22.05%(表1-1-32)。

表1-1-31 贵州省耕层浅薄型耕地面积

单位: 万公顷
项 目
地 区
总 计稻 田旱 土
面 积占全省(%)面 积占全省(%)面 积占全省(%)
全省合计148.7310031.91100116.82100
贵 阳市1.521.020.631.970.890.76
六盘水市16.8811.351.574.925.3113.11
遵义地区8.976.032.146.716.835.85
铜仁地区4.813.232.056.422.762.36
黔西南自治州26.6817.946.0919.0820.5917.63
毕节地区52.6035.371.294.0551.3143.92
安顺地区8.325.591.996.246.335.41
黔东南自治州13.739.238.6627.145.074.34
黔南自治州15.2210.237.4923.477.736.62

表1-1-32 贵州省耕地耕层土壤质量不良面积

项目
地区
总 计粘 板 型松 砂 型砾 砂 型
面积占全省
(%)
小计小计小计
全省合计184.6910087.3530.8156.5460.8411.9448.9036.503.8032.70
贵 阳 市1.851.001.430.790.640.180.090.090.240.050.19
六盘水市10.935.922.310.671.646.680.406.281.950.002*1.95
遵义地区40.7222.0519.645.6114.0312.464.138.338.612.266.35
铜仁地区11.256.095.715.140.570.340.290.055.205.20
黔西南自治州20.1710.9211.454.007.458.251.556.700.470.47
毕节地区56.8830.8022.003.0218.9821.550.8820.6713.330.0113.32
安顺地区23.1312.5216.314.7411.574.850.804.051.960.781.18
黔东南自治州13.017.056.215.350.866.413.722.690.400.110.29
黔南自治州6.753.652.291.490.800.120.080.044.340.593.75

*数据太小,只保留,不计入总数。

表1-1-33 贵州省土壤缺素耕地面积

单位: 万公顷
项 目
地 区
有机质含量<2%全氮含量<0.1%速效磷<1毫克/100克土速效钾<5毫克/100克土
面 积占全省(%)面 积占全省(%)面 积占全省(%)面 积占全省(%)
全省合计66.3610059.31100272.7510054.09100
贵 阳市0.180.270.150.264.681.721.683.11
六盘水市2.153.232.183.6823.788.724.909.05
遵义地区23.5535.4926.4744.6243.9716.1212.5523.21
铜仁地区8.1212.256.6111.1522.568.271.853.42
黔西南自治州2.493.753.175.3425.110.211.212.24
毕节地区22.7734.3114.9725.2485.4831.3414.9727.67
安顺地区3.204.822.504.2230.1111.049.1516.91
黔东南自治州1.362.051.572.6415.975.860.781.45
黔南自治州2.543.831.692.8521.097.727.0012.94

4. 土壤主要养份缺乏。土壤缺素是贵州耕地生产力低的重要限制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有很好的相关性。通常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看作一个因素,全氮如果小于1‰,而又无充足的氮肥供给,那么水稻每公顷产量一般要低于3.75吨。贵州土壤磷素(即有效磷)的缺乏非常严重。除了薯类作物以外,全省多数县土壤中的有效磷仅能保证每公顷产1.5吨玉米和小麦、3—3.75吨水稻、1.125—1.5吨左右油菜。钾的缺乏不如磷、氮严重,但某些地区、某些作物,如烤烟钾的缺乏目前也已成为作物高产的限制因素之一。
如表1-1-33所示,全省缺乏有机质的耕地为66.36万公顷,缺氮耕地为59.31万公顷,缺磷耕地为272.75万公顷,缺钾耕地为54.09万公顷,分别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7.97%、16.06%、73.88%和14.65%。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毕节地区,有85.48万公顷耕地缺磷,占毕节地区耕地总面积的81.10%。
5. 有效土层中夹有障碍层段。在土体60厘米深度范围内,如出现青泥层、白粘层、砂层、砾石层、泥炭层等有碍根系生长的层次,这些层次通称为障碍层次。贵州全省有障碍层次的上壤面积95.73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5.93%。其中,以毕节地区面积最大,达28.89万公顷,占全省障碍层耕地面积的30.18%(表1-1-34)。

表1-1-34 贵州省障碍层耕地面积

单位: 万公顷
地区
项目
全省
合计
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地区铜仁地区黔西南
自治州
毕节地区安顺地区黔东南
自治州
黔 南
自治州
面 积95.731.276.5525.477.581.3428.8912.055.127.46
占全省%1001.336.8426.607.921.4030.1812.595.357.79

障碍层次中,稻田以砂层和青泥层为主,其面积分别为10.43万公顷和7.87万公顷; 旱地以粘盘层、砂层和砾石层为主,其面积分别为32.74万公顷、19.73万公顷和13.52万公顷。
此外,在水稻田中,尚有8.79万公顷的冷烂锈水田,旱地中尚有6.54万公顷的阴冷煤毒地,都严重影响水稻和玉米的生长,没有较大的工程整治措施是无法改变的。
6. 旱地坡度大。贵州省耕地坡度大。全省坡度大于25°的旱地就有58.32万公顷,占全省旱地总面积的22.97%。其中,毕节地区达20.75万公顷,占全省陡坡旱地总面积的35.58%。
贵州省大于25°的陡坡耕地,主要是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不合理的过度开垦造成的。这一部分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大,对生态危害十分严重,是贵州土地利用上的最大隐患。其中,大约有19.33万公顷旱地坡度在35°以上,急待退耕还林、还草。另外,有陡坡、边远轮歇旱地10.15万公顷,果、粮间作旱地1.18万公顷,也应逐步退耕。
7. 易旱、易涝面积大。贵州耕地主要缺乏灌排措施。稻田一般无排水设施、大水易涝、小晒易旱。全省易涝、易旱面积达176.18万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7.72%。其中,毕节地区达87.61万公顷,占全省易旱、易涝耕地总面积的49.72%。
全省易旱面积有162.56万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4.03%。其中,易旱稻田面积35.80万公顷,易旱旱地面积126.77万公顷,分别占全省易旱耕地面积的22.02%和77.98%。在全省9个地、州、市中,易旱稻田面积最大的是铜仁地区,为9.67万公顷,占全省易旱稻田的27.01%; 易旱旱地面积最大的是毕节地区,为84.32万公顷, 占全省易旱旱地总面积的66.51%。
全省易涝面积13.62万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3.69%。其中,易涝稻田5.26万公顷,易涝旱地8.36万公顷,分别占全省易涝耕地面积的38.58%和61.42%。黔南自治州稻田易涝面积最大,有1.01万公顷; 旱地易涝面积最大的是黔东南自治州,有5.19万公顷(表1-1-37)。
8. 土壤侵蚀严重。贵州人口、粮食、生态问题严重,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粮食短缺,超度垦殖、植被大量破坏,最后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全省80年代土壤侵蚀面积较60年代扩大了43%。据省水土保持部门统计,1964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3.54万平方公里,1984年已扩大到约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8.4%。根据水文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全省主要河流每年外泄泥沙约7 000万吨。
9. 土地污染日趋严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土地污染日益严重,对贵州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愈来愈明显。
农田施用农药、化肥以及大量的垃圾是造成土地污染的重要原因。虽然近年来有机氯、有机汞农药已不再施用,但重金属残存的毒害不易排除,而且有机磷及其他有机农药的施用,使污染问题仍然严重。

表1-1-37 贵州省耕地易旱、易涝面积统计

单位: 万公顷
项目
地区
合 计易 旱 面 积易 涝 面 积
面积占全省
(%)
小 计稻田旱地小 计稻田旱地
面积占全省
(%)
面积占全省
(%)
全省合计176.18100162.5610035.80126.7713.621005.268.36
贵 阳 市2.681.522.381.460.681.700.302.200.270.03
六盘水市17.489.9216.8210.350.9415.880.664.850.210.45
遵义地区8.915.068.165.028.160.755.500.75
铜仁地区14.748.3713.558.349.673.891.198.741.000.19
黔西南自治州27.1415.4025.4415.655.8719.571.7012.480.381.32
毕节地区87.6149.7386.3353.102.0184.321.289.400.450.83
安顺地区3.001.702.231.371.390.840.775.650.420.35
黔东南自治州8.124.612.161.331.590.575.9643.760.775.19
黔南自治州6.503.695.493.385.49 1.017.421.01

贵州农业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就尿素而言,全省年施用量已从80年代中期的30万吨发展到1990年的100多万吨。尤其是在城镇郊区以及工业、交通发达的地区,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更为明显。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一方面造成土质板结,另一方面由于大约有7%—15%的化肥通过渗漏而渗入沟渠(全省尿素年渗漏约5万—10万吨),从而污染水源,造成水源含铵量增加。
同时,垃圾的大量施用对城郊菜地的污染也极为严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垃圾的有害成份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大大增加了,因此,对农业的危害程度日益增大。经初步测试和调查,全省被污染的菜地估计在0.67万公顷以上。
另外,全省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土地约有1.33万公顷,多处于城镇郊区和工业集中区域周围的高产稻田和菜地。其中,由于煤矿锈水污染的稻田有0. 77万公顷。这些耕地的产量多由过去的每公顷产2.25—3吨,减为1.5—2.25吨。
以上种种因素综合地作用于耕地,使贵州许多耕地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不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就无法大幅度提高其产量。
☚ (二)土地的适宜性评价   三、土地利用的优势、问题和对策 ☛
000127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