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大投资力度,增加物质投入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 以国家和陕西省为主的各级人民政府, 对渭北旱原的生产和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其中投资强度最大的项目主要包括农业基本建设、商品基地建设、科学实验基地建设、主导产业开发、环境综合治理等。1980—1995年总投资大量增加, 其中 “八五”期间仅农业综合开发一项,投资就达3亿多元。除省政府拨出专款建立开发基金外, 省级各有关部门和地县也通过调整投资计划、信贷结构、财政预算等, 增加农业开发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证。同时各级政府还采取有效的措施, 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千方百计加大对农业的物质投入。1995年与1980年相比, 农业用电增加2.9倍, 亩化肥施用量增加近6倍, 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44%提高到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