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前景展望
福建人多地少,沿海地区人均耕地仅0.2—0.7亩,山区、半山区人均耕地1亩左右,小块地比重大;农机具以户营为主,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福建的农业生产,尤其粮食生产还难采用大规模的生产方式, 所以农机化的发展趋势是在不同地区选择主要作物及其主要作业项目上。因此,应在已有的基础上,增加投入,开发生产有福建特色的农机产品,促进农业的机械化。
(1) 小型农机具仍要发展。要适应农村,满足农户需求,在今后相当长一段阶段内,小型动力、手扶拖拉机及耕作机械仍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
(2) 农用运输车要继续发展。福建农用运输车自1981年诞生起,10多年来,拥有量年年增加,农用车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 农用运输车仍然是福建农业机械工业的拳头产品, 值得继续发展。
(3) 食用菌生产全套设备,仍要发展。食用菌的故乡在福建,银耳产销全国第一,香菇出口居全国之冠。由于食用菌产业的掘起,加工机械也随之发展,近几年已完善全套设备,并销往全国各地。为搞好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农牧渔业部农机化司1986年决定组织“全国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联络中心”,有福建、贵州等13个省(市)农机部门参加,确定福建省农机鉴定推广站为组长单位。
(4) 微型组合式联合收割机是福建特色产品。在小型联合收割机领域里,福建农机研究所研制的微型组合式联合收割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种机小、简、廉,很适合小地块水田,又适用于目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福建基础好,今后着重在技术推广及改进适应性上下功夫。
(5) 以粮食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要继续发展。当前,应着重发展乡(镇)企业急需的加工机械,如:小型粮油加工机械,薯类淀粉加工综合利用机具,混合饲料加工机械,农产品储藏保鲜、烘干及深加工与小馐技术方面的机械。
(6) 渔业捕捞及加工机械有发展前景。福建海岸线长,可供养殖的海涂面积达19.96万公顷,现才利用一半多;水深10米内的浅海面积41.32万公顷,还有渔场面积约1251万顷, 海洋捕捞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动力机、挂机和捕捞机具及水产品加工机械等有发展前景。
(7) 发展果品保鲜和加工机械。福建盛产水果,品种达120多种,特别近几年种植水果面积增加,增幅较大,出现销路不畅,加工来不及,使果农受损失。为了增产增收, 今后必须注重发展果品保鲜和加工机械。
(8) 整套茶叶机械需要解决。福建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极适合种植茶叶,且福建已是我国五大产茶区之一。因此,整套茶叶机械的研制是福建农机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项目。
(9) 努力发展竹加工机具。福建竹子的面积、产量均居全国之首。竹加工品种类繁多,经济效益较大。过去竹加工绝大部分是手工工具,生产效率低。因此,要努力发展竹加工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