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药、化肥污染趋势
1983年以前,福建农药品种构成比较单一,90%以上均为有机氯农药。1984年以后,有机磷、有机氮、菊酯类等农药占据了主导地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有机磷成为主要污染物。尽管改用高效、低残毒的有机磷、有机氮、菊酯类等农药,但由于农药总使用量增加,污染的总趋势也在上升,农药的污染强度也随之提高。因此,要合理施用农药,控制使用量,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推广生态农业,才能减轻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福建化肥施用量一直处在持续增加的态势。尽管施用化肥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长期而大量增施化肥、缺施有机肥,不仅会使土壤结构受到破坏,而且过量和不合理的使用,也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全省在农田中氮肥的利用率不到40%,按此计算,到本世纪末,每年约有159万吨的氮通过氨挥发、淋失和地表迳流以及硝化作用进入农业环境,造成污染。磷肥中含有少量的重金属元素,长期大量使用会引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据测算,2000年全省磷肥使用量将达到100万吨,这相当于每年向耕地输入砷(As) 275.5吨,镉(Cd) 24.7吨,铜(Cu) 32.8吨,铅(Pb) 5.7吨,锌(Zn) 272.5吨,汞(Hg) 0.4吨,从而使土壤耕地作层的重金属含量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