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民生活消费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农民生活消费水平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但,农民的消费仍处于低收入,低水平的消费阶段,其主要表现:
❶总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消费的比重长期保持在60%左右,衣着、住房、生活用品文化娱乐的支出总共只占30%左右;
❷在总的消费支出中,商品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虽然有很快的增长,但自然性支出仍占很大的比重;
❸在总的消费支出中,用于低档消费品的很多,无论衣着、食物、住房和生活用品都很少有高档消费品。
现阶段全省农民在生活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 食物消费方面,尤其是动物性食物的消费在时间上过于集中,其营养成分不能完全被人体吸收,造成浪费。全省农民消费的动物性食品在数量上不多,本应在时间上均匀分布,以便与食物配合使用,充分发挥作用。但多数地区农民食用动物性食品大多集中在春节前后和其它节日,平时几乎不吃或少吃,这是不符合营养要求的。
(2) 农民住房有不适当扩大,占地面积过多的趋势。农民富裕之后,改善居住条件是必要的,但我国人多地少,住房占地过大,将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对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是不利的。
(3) 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太少,文化生活消费支出的近期效益虽不明显,但它属于智力投资,其长远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现阶段文化生活消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不相适应,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4) 消费活动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造成人力浪费。长期以来,农民家务劳动以户为单位进行的状况,没有多大改变,自我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很低。
(5)农民消费倾向偏高、储蓄倾向偏低,农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较弱。
(6)农民消费知识太少,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效益。因此,向农民积极宣传消费知识,引导农民经济合理地购置消费品和使用消费品,仍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长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