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由单一搞粮食生产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方向转变。这个时期, 黑龙江省对农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曾先后提出过三种不同的设想和路子, 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充实完善。
1.1981年7月提出 “三三制”。即按产值计算,粮食占1/3; 经济作物占1/3; 多种经营 (林、牧、副、渔) 占1/3。以此作为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的目标。“三三制” 是对黑龙江省单一粮食经济的一次冲击, 但三个1/3缺乏科学依据, 在全国范围内粮食缺的现实条件下, 黑龙江省的经济作物面积要达到占20% (产值才可能达1/3) 的可能性是很难实现的,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经济结构仅用产值一个指标来衡量,也是不科学的。因此, “三三制” 没能广泛推行。
2.1985年提出 “扬一长, 补两短” 的方针。在中共中央提出的“决不放松粮食生产,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 黑龙江省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 把工作重点转到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上来, 并积极发展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使全省农村产业结构由种植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等综合经营转变。这一方针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实践中, 出现了不顾客观条件, 盲目进行调整的问题, 并且重点不突出。因此, 不久被新的路子所代替。
3.1988年下半年提出 “粮牧企” 新路子。为了更有效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突出发展的重点,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 1988年8月省委、省政府提出 “粮牧企三位一体” 的发展战略, 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指导方针。这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发挥其固有的优势, 奠定农村产业结构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畜牧业和乡镇企业, 把它们建设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4.1991—1995年提出以贸工农一体化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战略。1995年黑龙江省在实施粮牧企、贸工农、农科教、城乡 “四个一体化”战略的基础上, 加大了实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力度, 使产业化成为全省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地都按照产业化的要求, 大力发展加工龙头企业, 加快农副产品的二次开发与深度开发, 大大发展主导产业、精深加工业。据1995年末统计, 全省乡及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7 921户, 其中大豆深加工企业达1 260多户, 形成加工40亿公斤的能力; 当年全省共加工大豆34.45亿公斤, 实现工业产值78.9亿元, 利税5.28亿元。加工量比1994年增加12亿公斤, 产值和利税分别比1994年增加28.4亿元和2.34亿元, 按不变价计算, 全省工业总产值上升2.8个百分点。绥化、松花江、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地市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较快。绥化地区积极发展粮食、畜牧、经济作物、农特产、建筑建材、化工医药六大主导产业, 已形成11个生产基地。肇东市积极实施玉米“金字塔工程”, 玉米加工企业发展到100户。兰西县形成亚麻系列开发工程, 全县亚麻加工企业发展到42户, 建成亚麻基地1.7万公顷, 连结6.1万户, 开发出4大系列40多个品种。牡丹江响水稻米、五常稻米加工均初具规模。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地市的土豆、大豆、白瓜籽、浆果等深加工已经系列成龙, 畜牧业产品的开发也初步形成产业化局面。双城市形成了 “大玉米一大奶牛一大乳品” 的产业链。
改革开放15年来,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了很大进展, 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特点是:
(1)种植业内部,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的构成趋于稳定。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所占比重由60年代的平均92%、70年代的89%左右降为平均84%左右; 经济作物的比重由60年代的平均3%、70年代平均4%上升到80年代的10%左右, 90年代上升到15%左右。
(2)农业内部5业俱增, 种植业稳定增长, 多种经营发展迅速, 结构趋于合理。199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671.30亿元(当年价格), 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种植业462.2亿元, 林牧副渔产值207.8亿元。种植业产值份额呈下降趋势, 而林牧副渔比重呈上升趋势。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迅速, 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农村乡镇企业产值以年平均30%左右的速度递增, 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2%; 从业人员已由1979年的54.50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209.50万人, 占农村劳力的35.9%。

☚ (二)农产品价格及购销体制的改革   (四)实施科技兴农 ☛
000079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