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人工种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人工种草

(三)人工种草

河南省大规模种草养畜起始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由陕西关中传入灵宝、陕县一带,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灵宝市几十里长的“苜蓿岭”,就是因种苜蓿草多而得名。全省种有苜蓿、草木栖、菱草、苏丹草、燕麦草、聚合草、饲用甘蓝、羽状甘蓝、小冠花等10余种。1951年豫北地区以棉区、山沙碱地为重点,种植苜蓿866.67公顷。1956—1958年3年内,从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引进苜蓿和草木栖种籽10余万公斤,在扶沟马场、劳改场种植1.53万余公顷。在商丘地区种植茭草0.65万公顷,苜蓿和草木栖143.33公顷。1959年全省购进苜蓿籽6.5万公斤,种植面积1.06万公顷。省乳牛场还试种饲用甘蓝和羽状甘蓝。1960年全省86个县市统计,种草面积达11.33万公顷,其中新乡、洛阳、许昌、郑州4个市种植苜蓿1.86万公顷。1977—1978年周口地区和正阳种畜场、邓县黄牛场、郑州乳牛场以及省农场,引种朝鲜聚合草(又名爱国草、友谊草)0.33万余公顷。1979年农业部草原处发现河南沙打旺草种在西北地区生长繁盛,是牛羊的好饲草,也是防风固沙的优良草种,但不能制种繁殖,随即在睢县、宁陵建立种籽场,以后又扩大到民权、兰考2县,4年内为全国提供沙打旺种籽22万公斤。1981年在全省草场资源调查即将结束时,采取飞机播种的方法大量种植沙打旺,并根据各地草场植被、气候、土壤条件,按东、南、西、北和西北5个大区选择10个县进行牧草当家品种的种植试验,到1986年共引种试验230个品种,并筛选出15个品种为河南省的当家品种。其中适合种植在豫南的有红白三叶、小冠花、黑麦草、苇状羊茅、串叶松香草、沙打旺、聚合草杂三叶;适合豫西种植的有小冠花、苇状羊茅、无芒雀麦、沙打旺、苜蓿、红豆草、冬牧70、苦荬菜、聚合草、串叶松香草;适合豫西北种植的有小冠花、苜蓿、红豆草、苇状羊茅、兰茎冰草;适合豫北种植的有小冠花、苜蓿、红豆草、苇状羊茅。另外,还有很多土生土长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如多种野豌豆(山野豌豆、假香野豌豆)、多种胡枝子(细叶胡枝子、多叶胡枝子、短梗胡枝子、美丽胡枝子)等豆科牧草,以及白羊与唐狗尾草、荩草等禾本科牧草,都是优良的牧草。这些牧草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抗盐碱,适应性强、产量高,一般可比天然草场产草量高1~3倍。1986年全省累计人工种草6.8万公顷,其中沙打旺3.67万公顷,苜蓿2.67万公顷,小冠花666.7公顷,红白叶1 333公顷,聚合草666.7公顷,红豆草1 999.9公顷。1987年全省累计种草9.2万公顷,并在温县、陕县、确山、通许、尉氏等县和桐柏草场,采取由县划定草场面积30年不变和银行低息贷款购买牧草种籽、畜群的办法,发展种草养畜的家庭牧场242户。1988年全省人工种草累计面积为5.35万公顷,飞播种草1.438万公顷。1995年全省建成人工草场0.44万公顷,其中人工种草0.35万公顷,飞播种草733.3公顷;使全省草场建设总面积达13.24万公顷,其中人工种草6.98万公顷,改良草地3.6万公顷,飞播牧草2.66万公顷。生产的紫花苜蓿、沙打旺、冬牧70等优良牧草种籽,远销山东、山西、河北、天津等省市,建立和发展种草养畜基地县13个,适度规模家庭牧场9 700户。

☚ (二)草坡草滩   五、水产资源 ☛
000032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