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乡村投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乡村投递

(三)乡村投递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开始,试行乡村邮件投递业务。到1950年末,全省共有65个投递区,159个投递网,邮路全长5 795公里,乡邮员273人,此外,还组织了9个委托群众投递区。1952年,全省开始组建全面投递网,当年全省县内邮路(包括自行车、步班、马班出路)385条,邮路全长14 547公里。1955年贯彻全国乡村邮电工作会议精神,到1956年,全省建成县内乡村邮路873条,全长为42 915公里,使全省所有的区(中心乡)和99%的行政村(屯)通了邮。同时,在96.4%的行政村,组成了6 131个义务乡邮站。1957年,省人民委员会针对乡社邮递员设置整顿和调整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新的规定:“邮递员的人数一般的乡可设1名,乡不必再设通信员,由邮递员负责对乡社内生产队、屯社间的信、报和公文的传递工作。”
1958年,在“大跃进”中,乡村邮路延长,邮递员增加,邮件直接投送面加大。当年末,全省邮电系统在编乡邮员724人,负责传递里程24 600公里,沿途贯穿1 388乡和2 925个农业社。乡社集体邮递员1 275名,负责60个乡,3 571个农业社和95%的生产队邮件的投递。1961年10月,根据省委的指示,将农村公社所在地方邮电局收归国家管理,同时规定公社以下为社内通信,属集体所有制,归公社管理。
1962年,国家邮电部发出《调整邮电服务水平的若干规定》,据此,经过三年的调整和整顿,到1965年,全省所有的公社和99. 7%的生产大队,以及75%的生产队的邮件,全部由邮电部门直接投递。
80年代,全省农村投递工作,在投递里程,服务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到1985年底,全省农村邮路达105 798公里,99.99%的行政村和99.39%的自然屯直接通邮。
1986年以后,由于部分报刊社自办发行,邮发报刊数量减少,基层农村公费订报数量减少,省邮电管理局按照邮电部邮政总局关于“调整乡邮段道,搞好自投与代投相结合的农村投递网”的有关精神,对乡邮投递进行了调整,适当减少了邮电企业自办邮路和投递人员,增加委托企业外人员代办数量,这样既保证了农村邮件传递,又改善了邮电企业经营状况。

表2-8-1 农村电话发展情况

项目
年份
电话交换机(门)电话机
(部)
普及率
(部/百人)
通话张数
(万张)
长途电路
(条)
已能电话的乡镇已通电话行政村
总数其中自动数量
(个)
占全省
乡镇%
数量
(个)
占全省
行政村%
19527 766 3 480       
1958
1965
18 730
50 816
 10 586
23 057
 146.8
673.3
 486100
100
  
1978
1985
1990
1993
71 389
118 850
157 222
203 466
500
15 134
73 748
120 000
43 107
81 409
85 162
125 910
0.3
0.4
0.53
0.74
1 319.0
2 219.9
2 630.0
4 003.0
1 842
2 459
3 665
4 841
1 135
946
922
916
100
100
100
100
12 009
8 548
8 847
8 853
97
82
91.3
97.1
☚ 2.设备   第九节 农业区划 ☛
000161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