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三水”生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三水”生产

(三)“三水”生产

青浦在副食品生产上,重点发展水生蔬菜、水禽和水产养殖。进入80年代后,“三水”生产全面启动。水生蔬菜(茭白)种植,据记载,青浦农民种植茭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青浦西部地区地势低洼,土壤理化性状适宜于茭白等水生蔬菜的生长。从1986年起,全县形成了以练塘、沈巷、莲盛三大产区为主的种植基地,成为全国茭白的一大产区,种植面积稳定在2 567公顷左右。最高的1988年茭白种植面积达到3 400公顷次,总产量达9.69万吨。截止1996年,青浦茭白实际种植面积2 335公顷/次,平均每亩收入达2 405元,茭白总产值达8 417.5万元。嗣后几年基本保持着这个水平。
水禽饲养。青浦农民养鸭由来已久。据光绪版《青浦县志》记载,“在清代县城南,西南各乡农民,有以养鸭为业者,编茅为棚,千百成群,所产之蛋,推销远近,饲以蚕蛹”。新中国成立后至1976年,鸭饲养量在百万羽左右,年上市21万~80万羽。进入80年代后,县政府提出“以水致富,大力发展水禽生产”,并调整收购价格,实行以禽换料等一系列措施,使“水禽”饲养数量猛增,到1985年“水禽”饲养量达到620万羽,年上市337万羽,鲜鸭蛋上市量突破1 000万千克。3年后,水禽饲养量突破千万羽,总饲养量达1 677万羽(其中,蛋鸭240万羽),肉鸭上市量翻了二番,鲜蛋上市量翻一番,跃居全国水禽生产重点县之一。农民说:“要建房子,就养鸭子”。青浦在发展养鸭生产的同时,加强育禽基地建设,生产方式从过去的一家一户散养转向专业化、商品化的经营,集体场、专业户大有发展壮大。截止1996年,全县有肉鸭饲养专业户1 429户,其中万羽以上专业户60多户;饲养蛋鸭专业户915户。大盈、环城、盈中、朱家角、白鹤等乡镇称为“养鸭之乡”。
水产养殖。历来水产品主要靠野生捕捞和外荡粗放养殖,1949年产量仅1 080吨,到1978年的29年间,年均产量增长5%。1973年,练塘率先在叶厍荡围建精养内塘,嗣后,西岑、莲盛、金泽、商榻等乡镇相继建塘。到1977年建成精养内塘279公顷,形成首批商品鱼生产基地。至1987年,青浦有精养内塘2 754.4公顷,成为市郊规模最大的淡水商品鱼生产基地之一。1985年水产品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关;1990年跨越2万吨关;1996年总产量增加到29 595吨,比1978年翻了三番多,年均增长14.6%。渔业产值达2.7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1%。淡水鱼年产量约占沪郊总产量的1/4,年上市量约占沪郊上市量的1/3。1991年曾荣获“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奖”,跨入百强县行列。青浦积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名特优水产,初步建成罗氏沼虾、甲鱼、加州鲈鱼、青虾等四个特色品种养殖基地。到1999年为止,青浦水产养殖面积为9 983.5公顷。其中,精养内塘2 947.7公顷,河沟1 670.5公顷,湖泊5 197.1公顷。实现了青浦渔业从“食鱼难”到“食有鱼”的飞跃;又从“食有鱼”到“食优鱼”的第二次飞跃。

☚ (二)名特优稻米生产基地   (四)青浦香花桥现代农业园区 ☛
000103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