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90年代
90年代后,进入以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和实施扶贫攻坚计划、解决温饱为目标的农田基本建设时期。1990年中共云南省第五次党代会作出建设166.67万公顷高产稳产农田的决定后,全省迅速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1994年组织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制订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制定了《七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云南农村7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加大了农业投资力度,推动了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
1991—1995年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全省农田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44 515.25万元,其中:中央扶持18 892.51万元,占13.07%,省级投资16 877.19万元,占11.68%,地州市匹配23 953.30万元,占16.58%,县市区配套31 491.91万元,占21.79%,乡村及农民集资、投料(折价) 53 300.34万元,占36.88%。农民投入劳动力117 338.33万个工日。完成沟渠建设232 076条,170 557千米;“五小”(小水沟、小水池、小水塘、小水窖、小提水站,下同)水利工程422 564件(个),蓄水24 084万立方米;修建田间道路47 592条,33 154千米;治理中低产田地92.64万公顷,坡改梯16.25万公顷,掺沙客土11.87万公顷;种植农田保护林30.40万公顷,累计种植绿肥146.40万公顷,秸秆还田135.73万公顷,增施有机肥39亿吨,推广作物良种463.73万公顷。
“九五”计划前4年即1996—1999年,全省用于农田基本建设投资98 033万元,农民投劳71 006万个工日。其中:1999年投资28 557万元,农民投劳14 580万个工日。
1999年完成坡改梯12.8万公顷,掺沙容土1.9万公顷,造农田防护林4.05万公顷,种植绿肥9.65万公顷,秸秆还田29.68万公顷。
到1999年末,全省累计建成不同档次的高产稳产农田156.51万公顷,比1990年的50.99万公顷增加105.52万公顷,增长2.07倍,每年平均以11.72万公顷的速度增长。四个档次的增长比例为:吨粮级16.86万公顷,增长6.92倍;750千克级28.81万公顷,增长3.13倍;500千克级47.71万公顷,增长1.73倍;400千克级63.14万公顷,增长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