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 1979—1992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 1979—1992年 (三) 1979—199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实行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县、乡、村、队和个体工业五个轮子一齐转动,农、副、工、商各业并驾齐驱,从而大大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到第五个五年计划的1980年,川沙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7064万元,其中工业比重占54.72%。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的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71 160万元,较1950年增长32.89倍,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到90.99%,农业产值只占9.01%。“七五”期间,全县经济继续稳定发展。特别是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腾飞。到1992年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40.2亿元、社会总产值131.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2.6倍、4.5倍和5倍;人均国民收入由1985年的1 723元上升到6 389元,达到了人均800美元的目标。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占4.4%,第二产业占67.7%,第三产业占27.9%。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工业上升到94.7%,农业下降到5.3%。 ☚ (二)1966—1978年 (四) 1993—1999年 ☛ (三) 1979—1992年 (三) 1979—199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金山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进入兴旺发展时期。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登上了新的台阶, 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郊区的20%以上, 名列市郊县 (区) 的前茅。“七五”期间, 生产优质粳谷86万吨, 比 “六五” 期间的7.5万吨增加10.5倍。1992年, 全县农业总产值6.37亿元, 比1978年的2.09亿元增长了2倍多。改革开放给乡镇工业带来蓬勃生机, 从1980—1990年的10年间, 全县工业总产值从3.13亿元增加到21.6亿元, 增长了5.9倍。1992年, 在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的指引下, 金山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进一步促进了乡镇工业, 全县经济得到超常规发展, 1992年, 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比1990年增长2.24倍和32.6%。 ☚ (二) 1966—1978年 (四) 1993—1999年 ☛ (三) 1979—1992年 (三) 1979—199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1984年全县普遍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二、三产业迎头赶上。进入90年代,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发展机遇,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对外开放,使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获得较好收成,工业保持了一定增长的速度,三资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国内贸易有新的增长,投资环境继续改善,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提高。199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7.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 (二) 1966—1978年 (四) 1993—1999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