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生植物资源及分布
1.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1)种类丰富。安徽野生植物种类复杂而丰富,在全国植物区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据调查统计,全省野生维管束植物有3 100余种(包括种以下等级,下同),分隶于205科、1 009属,约占全国维管束植物科的60%、属的31.3%、种的11.6%。其中蕨类植物41科、88属、约250余种;裸子植物有7科、15属、21种;被子植物有157科、906属、约2 800余种。长期以来,安徽还从国内外引进许多植物种类、药用植物以及果树、蔬菜、花卉等,有些种类已得到驯化或归化,并在农林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2) 孑遗植物较多。在第四纪冰期漫长年代中,本省与邻近地区虽然也蒙受全球性气温普遍下降的影响,但山区并未遭受第四纪山岳冰川的严重袭击和摧残,在现代植物区系中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科、属和孑遗植物。如蕨类植物的石松、里白、光里白、卷柏、紫箕、铁芒箕、海金沙及瘤足蕨等;裸子植物的银杏、杉木、粗榧、金钱松、柳杉、香榧等,以及被子植物的鹅掌楸、连香树、领春木、杜仲、糙叶树、青檀、香果树、青钱柳、大血藤等都是第四纪冰期以前残存的古老孑遗植物。
(3) 特有属、种和优良珍稀植物较丰富。皖南山区、大别山区的一些深山僻壤,其地理环境比较封闭的局部区域,出现了一些安徽特有植物。如大别山区五针松、都支杜鹃、永瓣藤、安徽葱木、醉翁榆、琅琊榆、安徽报春、金寨瑞香、安徽黄芩、白马鼠尾草等等。同时,本省还有不少中国特有的属,它们大都是单种单属,且多数为原始或古老的残遗属。如金钱松、永瓣藤属、青檀属、杉木属、青钱柳属、蝟实属、山拐枣属、香果树属、通脱木属、须草属、明党参属等29属。
本省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是我国亚热带北部植物区系的重要储源地,很多地方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并蕴藏着许多优良、珍贵、稀有植物。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36种。属二级保护的植物有大别山五针松、华东黄杉、金钱松、连香树、青果树、鹅掌楸、杜仲、浙江七子花、永瓣藤、小勾儿茶、黄山梅等;属三级保护的植物有领春木、蝟实、南方铁杉、天目木姜子、黄山木兰、凹叶厚朴、天目木兰、天女花、黄山花楸、青檀、紫茎、银雀树、称锤树、天竺桂、红豆树、长序榆、醉翁榆、琅琊榆、短穗竹、独花兰、延龄草、野大豆、珊瑚菜、短萼黄连、明党参等。此外,还有本省许多优良珍稀植物,如黄山杜鹃、粗榧、巨紫荆、毛红楝、黄山五叶参、竹节人参等。
2.野生植物资源分类。全省专业科技人员及各地群众积累了许多利用野生植物的经验,发现了许多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工业、食品、化工、医药等野生植物原料。现分类列举如下:
(1) 优良用材树种。有黄山松、金钱松、檫树、麻栎、栓皮栎、苦槠、水青冈、华东黄杉、南方铁杉、白花泡桐、毛泡桐、花榈木、米槠、栲树、毛红楝、连香树、鹅掌楸、野樱桃、大别山五针松、南方红豆杉、光皮桦、华桑、高山柏、木莲、红楠、华东楠、台楠、光叶糯米、巨紫荆、光叶榉、黄山栾树、兰果树等150余种。
(2) 野生油料植物。有山苍子、红花油茶、花椒、白乳木、山乌桕、香榧、华东野胡桃、山核桃(野生)、紫茎、尖叶山茶、野山茶、省沽油、大果省沽油、山桐子、毛山桐子、无患子、鹅耳枥、厚皮香、野茉莉、玉玲花、山胡椒属多种、野大豆、含子草等100余种。
(3) 野生纤维植物。有青檀、梧桐、三桠、构树、大血藤、荛花、紫荛花、芫花、多种榆树、野桐、白背叶、香桦崖豆藤、鸡血藤、山油麻、花桑、华桑、肖梵天花、多种榆树、珍珠莲、扁担杆、大叶荣麻、悬铃木、芋麻、茼麻、赤麻、木防己、蝙蝠葛、毛刺蒴麻、五节芒、黄背草、荻、金芽、白羊草及多种竹类等200余种。
(4) 野生淀粉植物。有板栗、茅栗、锥栗、多种栎类、苦槠、栲树、米槠、钩栗、水青冈、青冈、细叶青冈、川榛、菝葜、粉菝葜、土茯苓、荞麦叶贝母、四角野菱、慈姑、虎掌、百合、穿龙薯芋、纤细薯芋、魔芋、芡、葛、蕨、薜荔、腐婢、绵槠、石栎等150余种。
(5) 野生果类。有猕猴桃、野柿、软枣猕猴桃、油柿、刺葡萄、野山楂、湖北山楂、华中山楂、掌叶悬钩子、茅莓、尖嘴林檎、三叶木通、鹰爪枫、牛姆瓜、杨梅、野樱桃、湖北海棠等。
(6) 野生药用植物。有凹叶厚朴、少果吴茱萸、通脱木、阔叶十大功劳、安徽小檗、豪猪刺、接骨木、杜仲、光叶黄皮树、钩藤、黄子、毛胡枝子、竹节人参、短萼黄连、延龄草、天麻、浙贝母、地黄、天门冬、麦冬、远志、细柱五加、桔梗、沙参、明党参、绞股兰、孩子参、山药、纤细薯芋、穿龙薯芋、黄独、黄精、玉竹、何首乌、乌头、绵毛马兜铃、马兜铃、草珊瑚、细辛、商陆、枸杞、七叶一枝花、半边莲、蓿香、苍术、白术、黄芩、金银花、血党、铁皮石槲、海金沙、卷柏、狗背、丹参、霓耳草、八角莲、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白鲜、紫苏、白苏、菟丝子等300余种。
(7) 野生花卉。有黄山杜鹃、云锦杜鹃、映山红、天女花、黄山木兰、白玉兰、天目木兰、鹅掌楸、鸡爪槭、灯笼树、蝟实、荚蒾、天目琼花、美丽马醉木、宁波溲疏、疏花山梅花、绢毛山梅花、白鹃梅、绿柄白鹃梅、南紫薇、南天竹、安徽小檗、水马桑、红花油茶、金丝桃、草芍药、七子花、秋海棠、金钟花、华东木犀、玉簪、紫萼、白须草、剪秋罗、马蔺、春兰、蕙兰、石葛萄等200余种。
此外,还有许多可供利用的芳香油、蔬菜、鞣料、树脂、树胶及抗污染的野生植物。
3.植物分布。全省由北向南可分为五个森林植物分布区:
(1)淮北平原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由于地势平坦,人为经济活动频繁,森林植物种类单纯而贫乏,仅在部分石灰岩残丘及寺庙周围(如皇藏峪、大方寺一带)尚残存小面积以栓皮栎、槲栎、槲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及暖温带侧柏人工林。
(2)江淮丘陵区。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由于森林植被长期遭受破坏,现仅在局部地段见有小面积以苦槠、青冈、石栎、栓皮栎、枫香、化香、黄檀等为建群种的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大部分丘陵岗地多见马尾松、黑松人工林及次生落叶阔叶林和灌丛林。
(3)大别山区。大别山北坡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但常绿树种的比例较小,仅见一些较耐寒种类,如苦槠、青冈、石栎等。山麓沟谷还有紫楠、红楠、青栲、华东楠、湘楠等零星分布。山地、丘陵岗地多见栓皮栎、茅栗、麻栎、短柄枹、枫香等为建群种的落叶阔叶林及马尾松、杉木、毛竹等人工林。
大别山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常绿树种较北坡明显增加并起着建群种作用,山麓坡地或沟谷见有苦槠、青冈林及小面积甜槠林,其伴生树种及林下灌木还见有我国南部、西南部的区系种类,如厚皮香、鸟楣栲、杜茎山、美丽马醉木等。海拔600米以上森林植被类型及组成与北坡相似,并多见黄山松林分布。
(4)沿江平原。天然森林植被已不多见,局部地方有马尾松、杉木、毛竹人工林及小面积次生落叶林。
(5)皖南山区。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区系成分复杂,是我国中亚热带北部森林植被保存较完整区域。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有甜槠林、青冈林、栲树林、苦槠林、绵槠林及小面积钩栲林、米槠林等。针叶林有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及小面积南方铁杉林、华东黄杉林,还有大面积毛竹林分布。同时,本区蕴藏着丰富的珍贵、稀有植物资源和多种我国南方区系种类。如鹅掌楸、华东黄杉、南方铁杉、杜仲、连香树、领春木、黄山木兰、天女花、永瓣藤、黄山梅、七子花等及南方区系植物野含笑、罗浮栲、天仙果、三叶赤楠、毛萼红果树、花榈木、亮叶厚皮香、狭叶石笋木、密花棱罗树、绞股兰、阴行草等。
(一)野生植物资源及分布
吉林省的野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长白山区野生植物的目、种、属比较丰富,分布广,有的成片分布。因此,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和重要的经济与科学研究价值。现在已经发现的野生植物为2 424种,隶属73目,243科,823属(表1-6-1)。
表1-6-1 野生植物情况
名 称 | 目 | 科 | 属 | 种 | 备 注 |
真菌植物 地衣植物 苔类植物 | 15 2 2 | 37 22 16 | 131 29 22 | 437 182 36 | |
藓类植物 蕨类植物 | 11 7 | 34 22 | 91 42 | 170 81 | 包括变种、变型 |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 2 34 | 3 109 | 8 500 | 15 1503 | 包括变种、变型 包括变种、变型 |
合 计 | 73 | 243 | 823 | 2424 | 包括变种、变型 |
据80年代初调查,野生经济植物186科,1790种。按植物学分类,见表1-6-2。按其利用可分为药用植物、蜜源植物、饮料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