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货币供应量统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货币供应量统计 (一)货币供应量统计1.货币供应量统计基本原理。 货币当局是对货币供应负最终责任的部门。货币当局的功能是发行货币、控制信贷、管理本国的国际储备,并对货币系统实行总监督。《国际金融统计》特别重视货币当局账户,因为这一账户包含了货币政策制定所需的核心基础资料。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汇总中央银行和所有创造储备货币的机构所有的关于与发行货币、持有国家黄金储备、外汇和特别提款权有关的资料。一般来说,这些职能大部分是由中央银行行使的,但由于一些国家铸币发行权在财政部,有一些国家由政府机构持有外汇平准基金和官方黄金、外汇储备,因此在这些国家货币当局账户与中央银行账户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统计过程需要把政府的这些管理货币的活动与中央银行的账户合并在一起。货币当局及货币当局账户(或称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概念由此产生。最普遍的形式,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项目主要有:国外资产、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负债方项目主要有:储备货币、银行体系外现金、金融机构准备金、对外债务、中央政府存款,以及资产净值等。 存款货币银行,指以见票即付的活期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一词一般与商业银行同义。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从整体上看是存款货币的创造者,商业银行通过向那些受到其自身清偿能力限制的非金融部门发放信贷的方法创造存款货币。由于这些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起着存款货币创造者的作用,因而《国际金融统计》把它们称作存款货币银行。区分存款货币银行的标准是是否以活期存款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凡是以活期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是存款货币银行,否则就不是。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项目主要有:准备金存款、国外资产、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对私人部门的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等;负债方项目主要有:存款、对外负债、政府存款、对中央银行负债,以及资产净值等。 非货币金融机构亦称其他金融机构,指除货币机构以外的在市场上从事金融交易的实体。其交易既产生债务,也获得对其他机构的金融债权要求。《国际金融统计》将非货币金融机构细分为其他类似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类。前者包括其他接受存款机构、其他债权发行机构、境外机构等;后者包括保险公司与年金基金和准备基金、信托和保管账户、房地产投资、其他联合投资以及强制性储蓄等。 货币概览亦称货币统计表。货币概览是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与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合并表。货币概览只包括货币当局和存款货币银行两类金融机构,主要原因:一是货币当局和存款货币银行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中介机构中形成核心,这些机构项目的变动对货币分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二是非货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往往很迟才能得到,从而使这些资料对制定货币政策的影响受到了限制;三是中央银行可采用的货币政策措施经常直接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对非货币金融机构业务的影响往往并不直接。编制货币概览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受货币当局影响最大、并对其他国民经济总量最有影响的金融总量。因此货币概览所列项目比较简明,主要是为货币政策制定者感兴趣的少数几个项目。其资产方主要项目有:国外资产(净额)、国内信贷,其中后者包括对中央政府的债权、对私人部门的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等;其负债方主要项目有:货币、准货币,以及资产净值等。 金融概览是在货币概览的基础上再合并非货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而成的。因此相对于货币概览而言,金融概览概括的范围更大一些,它包括了货币概览中所没有的有关其他金融交易的资料。货币概览提供的仅仅是有关全社会货币资产的全面资料,而金融概览还包括了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债券、保险储备基金的资料,这样,金融概览不但提供了有关社会货币资产的信息,而且提供了其他流动性较小的金融资产的信息。金融概览由于反映的金融交易的范围比货币概览更广,它以一国整个金融活动作为记录的对象,将货币创造与信贷以及各类储蓄的吸收联系起来,因而利用它来分析整体金融活动更加有用,但同时也正由于它涵盖了所有的金融中介活动,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分歧,结果对货币供应分析可能造成一定的含糊不清的问题。因为从中央银行来看,它的基本任务是管理货币供应量,而货币供应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活期存款是由存款货币银行创造的。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规模并进而控制货币供应量。对于中央银行货币供应控制来说,它对以发行流动性较小的金融资产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其他金融机构,其控制程度较弱。金融概览的另一问题,是它虽然作为部门间金融业务的一个信息来源比货币概览要强一些,但它毕竟没有包括不凭借金融中介而进行的那部分部门间金融交易,因而仍然具有片面性;加上它是按债权债务的未清偿余额编制的,而不是按流量编制的,因而它虽然提供了同资金流量账户的联系信息,但仍然不能完全取代资金流量表。金融概览表式除抵消了货币概览中“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要求”一项外,其余与货币概览表式基本相同。 2.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 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严格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级汇总原理进行。第一级汇总即对金融机构按职能分类,货币当局账户即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这是因为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包括辅币在内的全部货币发行及国家外汇库存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因此,中国人民银行账户基本概括了全部货币当局的账户内容。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以及城乡信用合作社,其中城乡信用合作社虽然名称为合作金融组织,但实际上是小银行。非货币金融机构包括金融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租赁公司、证券公司等。中国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比较单一,因而无论是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还是存款货币银行和非货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其内容都相对比较简单。 中国货币概览的编制工作在80年代已经开始,《中国金融年鉴》自1989年开始公布货币概览数据。开始,货币概览编制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专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信贷收支合并表的基础上进行的,后来,编制范围扩大到其他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中国货币概览表式如下: 中国金融统计的第三级汇总即编制金融概览的工作目前还没有进行,但编制了银行概览。银行概览的统计范围,合并了货币概览和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其中后者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金融信托投资公司等。 ☚ 三、中国金融统计体系 (二)信贷收支统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