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调整公社体制,下放基本核算单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调整公社体制,下放基本核算单位

(一) 调整公社体制,下放基本核算单位

1959年2月,中共中央在郑州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意见,规定了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即实行“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同年3月9日、17日毛泽东两次写信给中共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提议尽快召开六级干部大会,讨论人民公社三级所有、三级管理、三级核算和生产小队的部分所有制问题。当月中共北京市委召开市、区(县)、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区)、生产队五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毛主席指示。通过对人民公社的整顿,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将由原来的2 357个高级社合并成的73个人民公社,确定为78个人民公社、529个生产大队、4352个生产队,基本核算单位2 351个,即基本上以原高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在此基础上实行“三包”和定额管理。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即十二条)。从12月开始,郊区农村各公社普遍开展了整风整社运动。经过整风整社,进行了社、队规模调整,人民公社调整为280个,基本核算单位调整为3 389个(平均每个189户),生产队调整为11 892个。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当年10月,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农村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1962年2月,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毛主席做了自我批评,并进一步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郊区农村通过克服“左”倾思想阻力,使中央指示得以落实。1962年底,郊区人民公社由1958年的73个调整为285个,生产大队由1958年的1 626个调整为3 704个,生产队由1958年的9 156个调整为14 818个,平均每个生产队44户。其中绝大多数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少数生产生活水平高、集体财产多、生产队之间差别不大、经群众讨论同意的,仍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在下放基本核算单位的同时,对土地、牲畜、大车等所有权以及林权的划分、债务的处理、大队和生产队职权分工等问题,也作了适当调整和安排。

☚ 二、人民公社体制及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 纠正“一平二调”,认真进行退赔 ☛
000016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