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解放战争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解放战争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一)解放战争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46.5—1946.12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就领导农民群众进行过减租减息斗争,抗战胜利后,又领导群众进行了反奸清算、查减斗争。通过斗争,农民的政治觉悟得到很大提高,看到了自己组织起来的力量,对于获得土地的要求更加强烈。顺应历史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要求,中共中央于1946年5月4日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指示》的基本精神是支持农民的土地要求,“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取得上地”,“使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依照群众运动发展的规模和程度,迅速求其实现”。“五四指示”下达后,山东解放区立即进行了传达贯彻,制定了实行土地改革的方案,部署了土改的步骤和方法,并首先抽调大批干部进行培训,选择基础较好的县进行了试点。
1946年8月下旬,中共华东中央局召开了土地会议,并于9月1日发出《关于彻底实现土地改革的指示》(即“九一指示”)。根据“九一指示”的要求,10月10日,山东省政府颁发了土地改革的布告,10月25日,公布了《山东省土地改革暂行条例》,对没收、分配地主的土地,确定地权等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10月29日,山东省政府又发出了《关于实行土地改革的指示》。之后,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山东解放区全面展开。
这个时期,土地改革的重点是从地主手中取得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除了对汉奸和恶霸拥有的土地明令没收以外,主要方式是说理清算。即用清算租息、清算额外剥削、清算无偿劳役、清算转嫁负担、清算霸占侵吞、清算人格侮辱等种种方式,把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都折算成经济损失,由地主用土地赔偿,使地主的土地在偿还积债、交纳罚款、退还霸占、赔偿损失等各种名义下转移到农民手中。清算的一般过程是培训干部、进行阶级教育、发动群众、诉苦说理清算、分配果实。这种方式,有理有据,使地主不得不低头认罪,拿出土地来;而农民则处于有理合法的地位,理直气壮地收回土地。对开明地主、民主人士等则采取献田的方式。也有个别地区清算较少,而献田成了主要方式。另外,少数地区在对大地主清算以后,还对中小地主采取谈判的方式取得土地,即农民与地主面对面的谈判,经政府仲裁,地主交出土地。谈判也是说理斗争,既锻炼了贫农积极分子,又体现了对中小地主有所区别,便于在土改后争取其共同建设解放区。
分配斗争果实,是土改工作的重要一环。具体方法是:首先做好准备工作,统一清点数目,统一登记保管,按户登记人口、劳力、农具、土地等。然后,计算出全村人口和土地的比例,算出全村按人平均分配的标准,按照斗争果实的总量和分配标准制订分配方案。这样做的结果,大多数地区基本上实现了公平合理地分配斗争果实。到1946年12月,山东解放区清算和分配果实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
这一阶段,山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约有1 000余万农民获得了460万亩土地。土改中,各地较好地执行了不侵犯中农利益,保护工商业,团结知识分子和党外人士,区别对待大中小地主,反对乱打乱杀,合理分配土改果实,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等项政策,使土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 一、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   (二)土改复查斗争 ☛
000184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