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自然经济初步解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自然经济初步解体

(一)自然经济初步解体

鸦片战争以前,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广东农村仍然占统治地位。尽管明代中叶后广东农村中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但这种新的生产方式还没有形成强大的经济基础,不足以破坏和瓦解农村中的自然经济。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的炮舰打开了中国封建主义闭关自守的大门,广东首当其冲,外国殖民主义势力随之入侵。它们通过输入商品,掠夺原料等方式,首先将其经济势力深入到农村,于是广东地区农村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了。这种解体首先表现为外国资本主义以低廉的机制棉纺织品为武器,对中国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进行打击。第一步是以洋纱代替土纱,强制手纺业与手织业分离开来。这个过程在广东地区比其它地区完成得较早较快。各地农村因洋纱“质松价贱,末俗趋利,以充土纱,(农民)遂多失业矣”。作为农村家庭副业的手织业依靠洋纱来织布,这样便使得纺与织开始分离,从而破坏了广东农村原有的传统的棉纺手工业。这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解体过程的第一步。
自然经济分解的第二步是手工织布业和农业的分离。这一步是洋布代替土布的过程。与洋纱代替土纱一样,外国洋布以低廉的价格日益夺取中国的市场。不过洋布代替土布的过程比起洋纱代替土纱的过程要缓慢 一些。其原因首先是外国资本主义棉纺织工业中织布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纺纱业。其次是中国土纱业遭受洋纱打击促成的过剩劳动力——失业破产的手工纺纱业者,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转到使用洋纱加工的手工织布业方面去了。鸦片战争以前,东莞“妇女犹以市棉纺织为生计”。“逮洋纱出而纺事渐疏,洋布兴而织工并歇,虽贫瘠乡闾,犹从事机杼,为大布之衣,然获利既微,所存亦硕果矣”。番禺、顺德、罗定、潮州等地农村的景况更为凄惨,农民大量失业。农民家庭手纺业失去纺纱,还可以洋纱从事织布,如今一旦连织布业也失去了,在农村则是家庭纺织业和农业的全部分离,就广东农村大部分地区来说,自然经济分离的第二步也已基本完成。当然,一部分农民只放弃了手工纺织的一半工序——手工纺纱,同时却紧紧抓住了另一半工序——手工织布。农民家庭织布业直到建国前,在广东地区的一些农村,尤其是山区,仍然保持,这说明中国的自然经济分解的过程是缓慢的和迂回曲折的。

☚ 四、鸦片战争后的广东农村经济   (二)农业中现代资本主义经营的发展 ☛
000120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