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效益
从青海省1989年前达标验收的89条小流域资料汇总分析看,治理后的小流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治理区内农、林、牧、副和其他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分别由治理前的69%、2.3%、6.5%、13.5%、8.7%,调整为51%、5.5%、12%、24.5%、7%,林、牧、副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例明显提高,产业结构由单一粮食生产经营开始向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化,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80年代末与80年代初相比,总产量由治理前的6 568万千克增加到治理后的11 501万千克;总收入由3870.8万元提高到10191.1万元,增加1.63倍,人均收入由193.7元,提高到456.5元,增加1.3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