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经济恢复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经济恢复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供销合作社的优惠政策,推动了供销合作事业的迅速发展。1952年底,全省建立9个专区合作社、2个矿区合作社、74个县合作社、1 150个基层合作社,入股社员658万人,社员股金达812万元,初步形成了包括消费、供销和加工在内的合作经济体系。各地供销合作社按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大力开展购销业务,满足农民需要,接受国家委托,积极收购粮、棉、茶及其他重要工业原料,建立贸易货栈,签订预购合同,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

☚ 二、农村供销合作组织   (二)“一五”计划时期 ☛

(一)经济恢复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即着手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于1950年开始进行减租反霸斗争,紧接着又在全疆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从生产关系上彻底摧毁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和政府发出了“生产发家、劳动致富”的号召,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互助组,用变工互助,互相调剂办法,解决当时严重存在的种籽、农具、耕畜、土地、劳动力不足的困难。1950—1952年3年间,农村互助组织发展到7万多个,入组农民35万多户,在爱国丰产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牧区,根据社会经济特点,制订了“不斗不分、不划阶级”,“保护与发展包括牧主经济在内的畜牧业生产”和 “牧工、牧主两利”的政策,保证了牧业的稳定和发展。
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解决农牧民生活困难、保障社会供给的重大政策和经济措施,使千疮百孔的农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1952年,新疆耕地面积上升到154.33万公顷,播种面积137.40万公顷,分别比1949年增长27.6%、33.7%; 粮食、棉花、油料总产分别达到13. 3万吨、1. 3万吨、5.0万吨,较1949年增长57. 0%、158. 7%、72. 8%;牲畜存栏头数达到1 275万头,比1949年增长22.8%;农业总产值4.6亿元,比1949年增长39. 27%。农业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经济   (二)农业合作化时期 ☛
000220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