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稳定粮棉生产,加快农村小康步伐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副产品的总量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主要农副产品供给基本平衡,综合优势明显。全省粮食基本稳定在340亿公斤左右,棉花50万吨,油料150万吨,肉类300万吨,水产品200万吨。1995年,人均占有粮食465.1公斤;人均消费的农副产品逐年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普遍改善。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97元,1995年达到2 457元,增长了25倍多;农村储蓄存款余额434.36亿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 938.0元,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54.8%。食品支出开始下降,衣着、耐用品及文化娱乐支出上升。1995年,农民家庭耐用物品拥有量,按百户平均,自行车183辆,缝纫机63架,手表202只,电风扇167台,洗衣机30台,大型家具745件,收录机33台,收音机42台,电视机(包括彩电)97台。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小康,全省小康综合评分为91.98分,部分地区开始向基本现代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