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机构、队伍
1. 水产科研机构。新中国成立以来, 湖南省水产科研机构在省、地 (市) 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 相继建立。至1995年, 建成省级水产科研机构1个, 地 (市) 级水产科研机构6个, 一些重点渔业县和水产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水产科研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建立了与水产有关的科研机构,从事水产科学研究。各级水产科研机构现有职工总数300多人, 科技人员占70%,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2人, 其中, 工程院院士1人, 研究员3人。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于1959年12月成立,所址设在长沙市郊区国营综合农场马栏山, 1960年10月建成, 隶属省农业厅领导。1961年迁至沅江。该所在不同历史时期内部机构设置如下: 1963年, 内设机构为4室1科, 即办公室、养殖研究室、捕捞研究室、水生生物研究室、政工科; 1968年水科所成立革命委员会, 实行“一元化”领导; 1978年恢复所长职务设置, 内设机构为养殖室、资源捕捞室、情报资料室、办公室、政工科; 1985年根据有关精神, 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 各研究室成立课题组;1994年, 课题组升格为研究室; 1995年该所改由省水产局直接管理, 仍属正处级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115人, 其中科技人员占70%, 有高级研究人员15人, 中级研究人员35人。该所主要任务是: 承担全省淡水水生经济动植物的养殖和增殖研究, 探索开发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以及水产生产的发展规律。指导原则是以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主, 基础研究为辅, 面向生产, 为生产服务为宗旨。
地 (市) 水产科研机构, 隶属于地 (市) 水产主管部门, 主要承担本地区渔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科研课题和技术,一般以推广开发研究为主。至1995年,岳阳、株洲、湘潭、邵阳、娄底、郴州等地 (市) 相继建立水产研究所。现有职工153人,科研人员占50%,高级研究人员12人。
另外, 一些重点渔业县 (市) 和水产企业也建立了水产研究所, 主要任务是普及水产科学知识, 推广和开发实用技术, 或针对某 一养殖对象开展专门研究。如汉寿特种水产研究所, 专门从事甲鱼、牛蛙的养殖和繁殖研究; 桑植娃娃鱼研究所, 进行大鲵有关研究。
2. 高等院校水产科研力量。与水产业相关的科研机构, 隶属于高等院校。有湖南农业大学水产系,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研究所。主要承担淡水水生动物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6人,高级研究人员15人, 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这支水产科研队伍知识渊博, 研究手段先进, 为湖南水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