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繁种、制种、育种取得突破性发展
萍乡市把良种作为农业增产增收的内因和科学技术的物质载体,注重引进、改良、培育三管齐下,育繁供销配套成龙。
❶抓科研,大胆创新攀高峰。萍乡市在良种的科研尤其是水稻良种的选育上有着辉煌的业绩,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之一。颜龙安同志参与主持选育的“汕型杂交水稻研究”曾获国家特等发明奖;市农科所多年承担“863”课题,单独和合作选育了汕优139、汕优9901、165s/桂99、新优752等杂交稻新组合;芦溪县农科所选育的早稻高产优质品种73—07、85—02、85—10,在江南大面积推广。新培育的优质米早稻92—06大面积示范成功。为了进一步强化科研攻关能力,1998年,市政府投入资金800万元,征地26.6公顷,高标准建设了市农科所、市水科所种苗科研新基地。
❷抓繁育,加快发展形成产业。萍乡市继续保持和发展了南繁制种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海南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地市级南繁管理站,正式启动了水稻良种产业化项目。1999年在海南的制种面积近0.4万公顷,占全国在海南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80%以上。
❸抓推广,千方百计促应用。1998年,全市早稻的良种化率达90%,晚稻的杂优率达95%以上,成功地推广两系稻666.67公顷,推广1万公顷优质高产晚稻新组合博优752,平均单产超千斤。在重视杂交稻发展的同时,常规水稻也培育出了一批高、优品种。萍乡市充分利用和发挥良种生产的优势,不仅对于发展本市的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1亩制种相当于近10亩常规粮田的产值,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良种市场辐射到长江中下游的各省市和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