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气候特点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一)气候特点 (一)气候特点四川省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三大自然区的交接地带。在过渡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了省境气候区域差异极大,立体气候十分复杂,气候类型繁多等特点。 表1-2-1 四川省各地热量、降水资源情况
4. 日照东少西多,四川盆地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全省光资源分布随纬度的变化不明显而东西差异极大。东部日照很少,西部多,与水、热的地域配置位置相反。四川盆地年日照时数仅1 000—1 600小时,年总辐射量仅3 000—4 000兆焦/平方米,是全国日照最低值区。川西高原山地,地势高,空气澄朗,透明度大,年日照时数可达1 500—2 6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5 000—6 600兆焦/平方米,比我国东部同纬度的平原、丘陵地区多。川西南山地光照充足,季节特点接近于川西高原山地,这一点与水热的地域配置不同(表1-2-2、表1-2-3)。 表1-2-2 四川省各地四季太阳辐射量及其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单位:兆焦/平方米
表1-2-3 四川省各地各月日照时数 单位: 小时
5. 山地垂直气候变化显著。四川省跨居全国地形大势两级阶梯,是地势起伏最大的省份之一,气候垂直变化急剧是其气候重要特点。东部盆地四周群山环绕,川西南山地中低山纵横交错,川西中部高山峡谷南北纵横,由于山体高大,从谷地到山岭冷热变化急剧,形成各种山地气候类型。类型的多寡,取决于山体所处气候区域的基带条件及山体相对高差。例如贡嘎山区,最高峰7 556米,与其附近的大渡河谷(泸定)相对高差6 000米以上。在其亚热带基带上,自下而上出现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冰冻带等山地气候类型。 6.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冷暖干湿各种气候类型。全省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山地垂直分异作用强烈,加之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制约而产生多种气候类型。 以总热量而论,攀西金沙江河谷地区出现全省热量最多的气候类型。该区海拔1 100米左右的谷地,年平均气温20.3℃;日温≥10℃持续日数358天,积温7 359℃;最冷月平均气温12.0℃,达到了南亚热带的热量标准。最冷的气候类型,若将极高山的寒带、冰冻气候型除外,则可以川西北高原的石渠为代表,该地日温≥10℃持续日数7天,≥10℃积温仅79℃;最热月平均气温8.4℃,最冷月平均气温-12.6℃,极端最低气温-37.7℃。 从冷热程度看,最热的类型出现在盆地东部。以盆东綦江为例,年平均气温18.8℃,日温≥10℃持续日数282天,积温6 153℃;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盆地区冬温最高区;最热月平均气温29.3℃,极端最高气温42.2℃,是我国盛夏酷热区之一。 全省最湿的气候类型出现在盆地西缘、西南缘,年湿润度(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比值)在2.0以上,最大值2.8。这种类型最干月份湿润度仍可达0.4—1.0。省内最干的气候型在川西高山峡谷的干暖河谷,年湿润度不到0.4,最干月份降水量不足1毫米。 在各种气候区域内,山体的垂直分异作用使光热水重新组合,又产生丰富多彩的冷湿、冷干、暖湿、暖干等各种组合型。 ☚ 一、气候资源特征 (二)光热水资源分布特征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