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概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概况

(一)概况

沈阳是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新乐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7 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期,沈阳是燕国的属地。辽金时改称沈州,元初改称沈阳路。因位于沈水(今浑河支流)之阳,故而得名沈阳。清朝创业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定都沈阳之后,沈阳才显示出都城气派,虽几经沿革,先后改名“盛京”、“奉天”,后终归名沈阳。
沈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雨集中,日照丰富,冬夏温差较大。年日照时数为2 520~2 750小时,日照季节分布与作物生长期相适应。年平均气温在7.7~9.1℃之间,4至9月份有效积温在3 000℃以上,适宜一季中晚熟作物生长。降水量受季风影响十分明显,夏季降水量为年降水量的80%。这种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境内兼有山地、丘陵、平原多种地形,但以平原为主。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总面积为126万公顷,其中,农业生产直接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为90万公顷,占农村土地面积的72%。在农业生产直接用地中,耕地面积57万公顷,占生产用地的63%,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0.21公顷;宜林地面积21万公顷,占生产用地的23%;可利用草场面积为7.5万公顷,占生产用地的8%;水面3.5万公顷,占生产用地的4%。境内水资源总量约为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4亿立方米,地下水21.2亿立方米,境内流经河流19条,分属辽河、浑河两大水系。
沈阳地区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等。全市已知的植物资源有三大类,一是食用植物,包括粮豆、油料、蔬菜、果品和饲料植物等2 000多个品种,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82%;二是药用植物,数量大、品种多、分布广,全市药用植物蕴藏量约有1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沈阳东部低山丘陵地区;三是林业资源,全市林木树种有26科近200个品种。
沈阳市是国家的重工业城市,也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信息、科技、商贸中心,交通通讯发达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科技力量较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比较强大的资金、物资、科技、智力、环境支持。

☚ 一、沈阳市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一)概况

(一)概况

抚顺是一座悠久的历史古城,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许多原始部落,汉唐等朝代都曾在这里筑城置吏。明王朝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修筑抚顺城,行“抚绥边疆,顺导夷民”,抚顺由此得名。满族兴起于抚顺地区新宾县的苏子河流域,抚顺遂成为清王朝的创业基地。
全市总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居辽宁省第6位。其中,山地面积约占78%,耕地面积占13.5%,水域占4%,村庄和道路占4.5%。素有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抚顺市属温带冷凉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7℃之间,无霜期125~150天,年降水量是700~800毫米左右,年光照时数为2 255~2517小时。
抚顺市是省内重点林区,林木丰富。森林面积65.13万公顷,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14.33%; 森林蓄积量为5 024万立方米,占全省总蓄积量的27.9%;森林覆盖率达63.98%,比全省平均森林覆盖率高32.68个百分点。全市有13.33公顷以上小流域达1万多条,其中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的7 000条以上。抚顺市山区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据农业区划汇总的野生经济植物有188种,藏量达60余万吨。其中人参、细辛、辽五味、龙胆草、陆地香菇等特产品闻名全国。林中还生有多种珍稀动物,其中中国林蛙最有开发价值,抚顺鹿茸也享有盛誉。山区专用草场7.3万公顷,补助草场14.7万公顷。
全市有金属、非金属、煤炭3大类34个矿种,开采和待开采的矿点440多处。清原县的金矿、新宾县的煤矿、抚顺县的磷镁矿,以及石灰石、大理石、蛭石、花岗岩等都具有较大储量和较高的开发价值。
抚顺是全省丰水区域,境内有浑河、清河、柴河、太子河、辉发河、苏子河、富尔江等7条较大河流。全市水域面积(含河流)4.35万公顷,水资源总量为32.5亿立方米,总供水量为16.5亿立方米,其中抚顺用水量为8.46亿立方米。仅大伙房水库为沈阳、辽阳、盘锦等地年供水8亿立方米。
抚顺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有清关外三陵之一的永陵,有明清古战场——萨尔浒; 还有元帅陵、雷锋纪念馆等景点,有省内最高山峰——钢山,有省内大型河流浑河源头,有众多群山环抱的水库,闻名全国的大伙房水库开辟了268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山青水秀,景色宜人。

☚ 四、抚顺市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一)概况

(一)概况

锦州有着悠久的历史。锦州最早称徒河,“锦州”之称是从辽代始,元代属辽阳行中书省管辖,明代属辽东都司,清朝时隶属奉天府,改锦州为锦县。民国时期锦州属辽宁省管辖。新中国成立后,设辽西省,省会驻锦州市。1954年辽西、辽东两省合并辽宁省,锦州属辽宁省辖市。现锦州市下辖2市 (县级市)、2县、4区,即: 凌海市、北宁市、义县、黑山县、太和区、凌河区、古塔区和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地区共有乡、镇111个,国营农林渔场40个,村民委员会1 680个。1996年末,全市农村总户数59.1万户,农村人口204.9万人,农村劳动力73.8万人。锦州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地区,现有汉、满、回、蒙古、朝鲜、锡伯等25个民族。
锦州市土地总面积为10301平方公里。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东北部义县和北宁市交界处有医巫闾山脉,西北部有松岭山脉,形成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依次为低山区、丘陵区、平原区。全市土地结构大体是“五山一水四分田”。耕地面积35.78万公顷,其中: 水田面积2.04万公顷,旱田面积33.73万公顷。果园面积3.15万公顷; 宜林地面积11.09万公顷; 牧草地面积1.98万公顷; 水域面积8.50万公顷; 未利用土地面积20.75万公顷。海岸线总长97.7公里,近海水域面积 (0~20米)12万公顷,沿海滩涂面积1.77万公顷。
锦州市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寒夏热,雨热同季的特点。全年平均气温8~9℃,无霜期为171天,全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左右,雨量多集中在7~8两月,基本属温湿地区。平均日照总时数在2 780小时左右,属太阳能丰富地区。
全区有大小河流30余条,大部分属绕阳河、大凌河和小凌河水系。全市有中型水库4座,水资源总量17.6亿立方米,其中: 地下水16亿立方米,地表水8亿立方米,重复量6.4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12.4立方米。锦州地区已发现的矿种42个,已开发利用的21个。地处蒙古、长白山、华北三个动植物交错地带,生物资源种类较多,除人工种植和饲养的多种动植物外,全市野生植物114科507属1 079种; 野生动物25目26科455种。海洋资源有石油、天然气、海盐。海洋生物507种,其中鱼类120种。
锦州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景观有: 位于北宁市的医巫闾山 (号称东北三大名山之首)及北镇庙、崇兴寺双塔、北镇鼓楼、李成梁石坊、龙岗子辽代帝王陵墓群; 位于义县的大石湖瀑布、奉国寺、万佛堂石窟; 沿海有笔架山风光,“天桥”号称“天下一绝”; 市内有大广济寺、辽塔、辽代八塔。锦州是辽沈战役主战场,市内建有辽沈战役纪念塔、辽沈战役纪念馆 (内有辽沈战役全景画馆)等。

☚ 七、锦州市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一)概况

(一)概况

营口市有着悠久的历史。金牛山有古人类遗址。战国时期属燕国,秦统一中国属辽东、辽西二郡所辖,秦以后各朝代皆在本地设州县。清王朝初期营口作为辽河航运和渔盐生产重镇,称没沟营或营子,后因地处辽河口简称营口,属奉天省。经清代、民国沿革,到新中国成立,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后,营口市成为辽宁省的省辖市。到1997年,营口市辖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鲅鱼圈区和大石桥市、盖州市。全市土地总面积5 402平方公里,总人口22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8.3万人,实际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有35万人。有汉、满、回、朝鲜、蒙古等17个民族。
营口背依辽河,前临渤海,河港依偎在大辽河入海口畔,海港雄踞于鲅鱼圈区墩台山前。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部依山,西部濒海,山海河田滩并存。东部山区海拔在100至1 000米之间,中部山势平缓,西部属滨海及河谷堆积平原,西北部是辽河冲积平原,位于辽河三角洲顶端,是国家重点水稻生产基地之一。总的土地结构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属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积温适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11℃,无霜期为17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为640~764毫米。
境内有大小河流百余条,构成6大水系,东源西流,皆入渤海。主要有大辽河、碧流河、复渡河、虎庄河、熊岳河、大清河。全市有大中小水库40座,总库容1.87亿立方米。水源及灌溉条件较好。营口东部丘陵山区林产丰富,西部地区盛产水稻。还盛产棉、麻、芦苇、靛等轻纺工业原料。沿海地区水产品种类较多,产量颇丰。有鱼类、虾蟹类、贝类、腔肠类等海洋水产资源79种,自古就是一座天然的渔场。海岸线长96公里,盖州团山镇以南40多公里为沙滩,北至辽河入海口处50多公里为泥滩。沙滩岸线为岩山结构,适宜兴建港口码头。新建的鲅鱼圈新港区距营口港30公里,沿岸可资利用区段12公里,码头岸线6 600延长米,平均水深6~8米,可停靠大型船舶,为终年不冻港。
营口现已探明的矿藏31种。其中:菱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滑石矿储量居全国之首;硼矿被列为国家开发的重点。此外,金、银、铜、硫铁、大理石、铅锌、萤石等矿的储量在省内均占有一定位置。
营口市古迹甚多,有被列为当今世界十大科技新发现之一的金牛山古人类遗址; “巨石文化” 建筑石棚山石棚; 建于公元6世纪以前的高丽山城遗址; 具有元代建筑风格的上帝庙; 清代东北重要海防要地西炮台; 东北四大禅林之一的辽南名刹楞严禅寺。新开发的旅游资源有熊岳温泉、月牙湾海水浴场、赤山风景区、北海风景区、猫岭风景区和树木标本园等。

☚ 九、营口市   (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

(一)概况

(一)概况

辽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远在六七千年前,辽阳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战国时期,这里开始出现建制,距今已有2 40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军事重镇。
辽阳全境以城区为中心,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以长大铁路为中轴分两部分,东部属低山丘陵地带,千山山脉纵贯其间,群峰逶迤,河谷错综,林木繁茂,溪清泉涌;西部为辽阔的平原,浑河、太子河蜿蜒过境。全境大体是“四山半水五分半田”的自然地貌类型。全市有耕地14.2万公顷,其中水田4.03万公顷,旱田10.19万公顷。耕地耕层土壤肥力属于中上等。养分均匀,但部分地区缺磷少钾。
辽阳地处北温带,宏观气候受海洋影响,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光能丰富,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境内东西两地气候差异较大,东部山区较西部平原降水偏多,气温偏低。全境年平均降水量744.8毫米,年平均气温8.4℃,无霜期160天左右,高于10℃有效积温在3 500℃左右,年日照时数2 559小时。
辽阳属东北少有的优质水富成水地区。水资源总量在24.3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地下水资源储藏量14.73亿立方米,地表水为9.57亿立方米。有两座大型水库。流程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9条。此外,全市有地泉27处42眼。其中汤河温泉出露于弓长岭区汤河乡柳河汤村,是迄今所知辽阳地区惟一的热矿水。
辽阳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产地有132处,其中矿床39处,矿点75处,矿化点18处。共有32个矿种,包括能源矿产资源的煤、石油、天然气3种,金属矿产9种,其他非金属矿产20种。具有开采价值的主要矿种有:铁、煤、石油、天然气、石膏、硅石、磷、镁矿等。
辽阳有较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主要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小麦和小杂粮等11种,155个品种。油料作物有大豆、花生、向日葵、芝麻等5种31个品种。经济作物有棉花、麻类等13个品种。蔬菜四季生产品种共33种、138个品种。
辽阳林分面积13.43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28.4%,森林覆盖率为35.2%,有47科230个品种。优良树种有红松、紫椴、花曲柳、胡桃楸、樟子松、华山松、白榆等。还有适应性极强的黑松、辽东柞等。东部山区有较丰富的林果特产品。如南果梨、苹果梨、桃、李、板栗、草莓、小山里红、猕猴桃、山葡萄。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其中国药典收载的有167种。辽阳果树栽培树种较多,以山楂、梨树为主。驰名省内外的“辽红” 山楂,盛产于辽阳东部山区。香水梨是辽阳的特产,南果梨也是重点产区之一。近年新栽植的主要树种或品种有苹果、苹果梨、桃、李、板栗和草莓等12种,113个品种。栽培面积7444公顷,共1300多万株。野生果树有小山里红、猕猴桃、山葡萄、山杏、山梨、山桃、榛子等12种,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丘陵地区。
辽阳花卉种类繁多,其中木本花卉80种,藤本花卉5种,草本花卉44种,球根花卉9种。辽阳栽培的大丽花已达400多种,分6个色系,不少优秀品种已推广全国各地。月季花被定为市花。
辽阳畜牧业资源有13个种类、70个品种。其中生猪有14个品种,家禽 (鸡、鸭、鹅)17个品种,大牲畜有4个种类 (牛、马、驴、骡)15个品种,羊有7个品种。野生动物有狐狸、鹧鸪、鸵鸟、山鸡、蛇、乌龟等多个品种。人工养殖和天然生殖鱼类14种36个品种。

☚ 十、辽阳市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

(一)概况

(一)概况

朝阳是中华远古文明的摇篮,是一座历史积淀丰厚的北国名城。80年代初,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揭开了中华民族5500年文明史,女神庙遗址和积石冢群的发掘,是堪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河莫亨觉达罗古文化相媲美的世界性发现,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1996年,距今约1.5亿~1.6亿年的晚侏罗纪鸟类——孔子鸟化石在北票出土,它比1861年德国发现的始祖鸟早1000万~2000万年。
朝阳之名源于《诗经》 中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的诗句。自汉代始初设柳城郡,1600年前,前燕、后燕、北燕三朝在朝阳建都近百年,定名为 “龙城”,从而使朝阳成为当时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齐燕伐山戎,秦开破东胡,曹操伐乌桓等战争,朝阳都是战略重地。北魏、隋、唐时期设营州府,辽、金、元时期称兴中府,清初称三座塔,1959年建立朝阳市。朝阳市现辖北票、凌源2市,朝阳、建平、喀左3县,双塔、龙城2区。现有人口327万,其中农业人口250万,除汉族外,还有蒙古、满、回、朝鲜、锡伯等27个少数民族。
由于朝阳历史文化丰厚,源远流长,古遗址、古城址、古窑址、古墓址、古建筑、碑志、摩崖石刻等各类文物工艺独特,应有尽有。从旧石器时代直到明清,历代文物古迹丰博,被辽宁省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南塔、北塔、金代石拱桥、佑顺寺、天成观、灵严寺、凤凰山、千佛洞和久负盛名的朝阳八景争相辉映。自古便有“龙城三塔金燕稠,九凤朝阳几千秋。烟索凌霄声名古,白狼金波卧小舟” 的美誉。素有“蒙古族曹雪芹” 之称的文学家尹湛纳希,清末大画家张缙,近代蒙古族哲学史代表人物之一的罗布桑却丹,史称朝阳文坛三杰。
朝阳地处北温带亚干旱区,气候特点为降雨量少,日照时间长,积温较高,无霜期短,雨热同期。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平均降水量450~580毫米之间,无霜期为120~150天。光热资源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 800~2900小时,日照率67%~68%,大于10℃积温3500小时,积温、日照时数、日照率均处于东北地区最高值。全区地表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积平原,结构为 “七山一水二分田”。努鲁儿虎山纵贯朝阳西境,虎踞大凌河以北; 松岭山脉坐落朝阳东部,顺卧大凌河以南。两山绵亘于朝阳全境。大凌河、小凌河称为朝阳的母亲河。朝阳植物资源属于华北植物区向北过渡为干旱草原类型的半干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有植物约1 500种,其中木本植物有220种,白鹳、大天鹅、凤头百灵、银鸥、莺鹭、豆雁、红隼、灰头麦鸡、鸳鸯等20多种国家一、二类保护珍禽在此栖生。
朝阳市国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6万公顷,居全省第2位。适合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等主产物以及荞麦、黍子、红小豆、绿小豆等杂粮种植。全市有各种农副产品资源达200多种,中成药材600多种。蜂蜜、杏仁、山枣是全国重点产区,小麦、棉花、油料、甜菜、畜产品、干鲜果是全省重点产区。棉花是朝阳的特产之一。朝阳是全国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培育的玉米、高粱、大豆等优良品种远销全国16个省和世界10多个国家。朝阳还是省内著名的水果之乡。除盛产多种水果外,还是全国4大苦杏仁和为数不多的沙棘重点产区之一。朝阳是全省重要畜产品特产品基地,喀左紫砂、凌塔白酒、小磨香油、朝阳贡醋、凌源玉雕、八宝酱菜等特产驰名中外。朝阳矿产资源也极其丰富,共发现有益矿藏近80种,有40多种正在开发利用。黄金产量居全省之首,是全国重点产区之一; 铁矿探明储量为辽西之最; 钼矿产量居全省第二位; 锰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99%,居东北第一位; 石灰石、膨润土、大理石、油母页岩等非金属矿的储量和开采量在全省、全国均占有一定位置。

☚ 十二、朝阳市   (二)农村发展成就和水平 ☛

(一)概况

(一)概况

1949年7月, 上海郊区 (包括以后划归上海的十个县), 共有中学93所, 在校初中生为1.61万人, 在校高中生为0.35万人, 中学教师0.12万人。1957年, 上海郊县有中学109所。上海市郊十县格局形成后, 一般由各县教育局 (文教局)负责对郊县中学的领导、管理。1958—1965年, 上海郊县中学数在109~185所之间。郊县中学教育, 总体上较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高。
1966年, 上海郊县中学数增至495所, 在校初中生为11.72万人, 在校高中生为1.60万人, 同年初中招生2.33万, 毕业学生3.50万人。教师数为0.38万人。
1967年8月, 松江佘山公社贫下中农接管了国家教育部门设在农村的各级各类学校, 一些郊县先后效法。此后各县撤销了文教局。1970年, 全市郊区378所中学全部由贫下中农管理, 负责学校的人事、财务、教育等工作。此举给郊县中学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粉碎 “四人帮” 以后, 郊县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70年代末, 开始进行调整中小学布局的工作。调整后, 郊县中学从1977年的707所减少到1979年的583所。1982年, 郊县的完全中学调整为164所,初级中学调整为347所。(合计511所中学, 比1979年的583所又有所减少。) 郊县中学布局调整中, 压缩了高中, 增加了初级中学, 与1977年相比, 1981年郊县完全中学减少203所, 下降55.3%; 初级中学增加120所, 增长53.3%。设点布局趋于合理, 师资力量也更加集中, 有助于提高初级中学的办学质量。
80年代, 上海郊县突破了照搬城市教育模式的思路, 从普教与职教结合着手, 改革农村教育, 并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用得上的人才。1982年, 川沙、青浦、崇明三县的部分中学试行初中延长一年, 学生在初三后加修农业专修课, 以适应当地生产的需要。1984年, 郊县在增办16所独立的职业高中同时, 有153所中学附设了职业高中班, 职业高中及职业班的在校学生有1.02万人。从1985年开始, 郊县初级中学的初三年级,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科, 为一些不能升或不愿升高中的学生开设职业班。职业班除继续开设文化必修课外, 还开设对口的职业技术课。到1988年, 上海郊县有61所中学的初三年级开设职业班, 有2 000名学生接受这类普职渗透的教育。
进入90年代后, 上海郊县的中学教育在完成普及义务教育任务、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 不断取得新的成绩。1996年, 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6个县以及农场系统共有中学204所, 其中完全中学44所, 高级中学12所,初级中学148所; 在校学生19.9万人, 其中高中生3万人; 中学教师1.1万人。职业中学18所, 普通中学附设职业教育点61处, 当年毕业生数为5 272人,招生数为8 244人, 在校学生数为2万多人。

☚ 三、中学   (二) 师资队伍 ☛

(一)概况

(一)概况

邵阳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 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 辖八县一市三区, 总人口 706.67万, 其中农业人口607.95万。土地面积208.35万公顷(不含城区), 其中耕地32.87万公顷, 林业用地116.78万公顷, 牧草地8.87万公顷, 水域74.7万公顷。农业人口、林地面积均占全省第一, 耕地面积居全省第二。市境地貌类型多, 山丘面积广, 农村土特产丰富, 雪峰蜜橘、新宁脐橙、南山奶粉、邵东黄花、宝庆辣椒等蜚声海外, 玉兰片、龙牙百合、茶叶、苡米等农副产品久负盛名。全市现有商品粮基地县五个, 洞口、邵东、武冈、隆回、邵阳、新邵六县被湖南省定为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 隆回、武冈是全国茶叶商品生产基地, 新宁是全国四大脐橙基地之一, 也是湖南省养牛第一县。全市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湖南省用材林基地县四个 (绥宁、城步、新宁、洞口), 绥宁县在活立木蓄积量、人均蓄积量、单位面积产量、年均生产量、森林覆盖率五个方面居全省各县之冠。邵阳市交通便利, 通讯发达, 320、207国道横贯全境, 铁路以娄邵线接湘黔线通达全国各地, 全市城乡开通了程控电话。199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60.3亿元 (1990年不变价), 农民人均纯收入1 549元。

☚ 五、邵阳市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 ☛

(一)概况

(一)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民体育运动的发展,在旧社会被拒于体坛之外的工农群众,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生活的改善,也参加了体育锻炼,为了帮助农民尽快登上体坛,省体育运动会都为工农兵专门设置了比赛项目。1950年,和龙县农民尹昌禄在省第二届运动会上,一举获得男子万米长跑冠军。1951年,怀德县秦家屯乡在吉林省的历史上第一次举办了农民运动会。接着,延吉、舒兰、双辽等县的朝鲜族和蒙古族聚居的乡村也相继举办了少数民族运动会。1956年,农村体育活动又有了新的进展。1958年,共青团吉林省委倡导在农村青年中开展跑、跳、投等5项达标锻炼,有30万人达到了规定的标准。“文革”中,随着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以他们为骨干的农民篮球队纷纷组建,农村篮球场地迅速增多,篮球运动活跃起来。
80年代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体育运动提出了强烈要求,一些地方的农民体育活动自发地活跃起来,在广大农民中间,出现了“求富、求知、求乐和求健”的好势头。一些农村都以田径为中心,举行比赛开展活动。荣获1983、1985年全国“田径之乡”称号的公主岭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体育组织。到1985年底,全省已有56.5%的乡(镇)建立了体育组织。1986年以来,共评选出集安、龙井、公主岭、梨树、扶余、珲春、大安、农安、双辽、德惠、双阳11个省体育先进县(市)和259个体育先进乡(镇)。1986年以来集安、龙井、公主岭、梨树、珲春、扶余、大安、德惠、双阳又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此外,公主岭、大安、梨树、农安、磐石、蛟河等县被评为吉林省“田径之乡”。省“田径之乡”大安县的静山乡,田径开展较好,群众爱跑成习,在每年举办的乡运动会上,都有家庭混合接力赛项目。这个乡30多年来为省以上运动队输送了21名优秀选手,竞走健将张振玉在国际比赛中夺魁,荣归故里时,全乡为之祝贺。
1987年12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成立了吉林省农民体育协会。标志着吉林省农民体育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体育组织。全省9个市、43个县(市、区)都相继成立了农民体育协会,近90%的乡(镇)也以不同形式成立了农民体育组织。全省已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农民体协组织。农民体协的成立,对于振兴农民体育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速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民体协成立后,先后举办了“吉林省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吉林省农村计划生育先进家庭运动会”、“吉林省‘英模杯’农民运动会”、“吉林省‘文明杯’农民运动会”、“吉林省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并连续几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促进了全省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另外,还组团参加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全省1 500万农民争得了荣誉,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 四、农民体育   (二)农民体育运动会 ☛
000165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