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改革开放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改革开放前 (一)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1950年7月到1953年6月, 湖南省完成了土地改革, 占农村人口70%左右的雇农、贫农和佃中农在土改中分得了0.177万公顷耕地、29万头耕牛、250万件农具、472万间房屋和11.2亿千克粮食。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全省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都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最高水平。与1949年相比, 粮食总产量增长61.14%; 棉花总产量增长2.8倍; 油料总产量增长75.79%; 生猪出栏增长1.3倍;水产品总量增长11.06%。随着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长。195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72元, 平均每年实际增长5.7%。 ☚ 一、农户收入 (二)改革开放后 ☛ (一)改革开放前 (一)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私营经济时期, 农户收支基本平衡, 支出去向主要是生产和生活。1954年调查, 农户支出为收入的99.6%, 支出中的生活、生产、税收和其他开支分别占总支出的64.9%、22.4%、6.9%和5.8%。集体化时期农户入不敷出, 支出去向主要用于生活。据1978年调查,农户支出为收入的100.7%, 支出中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开支分别占总支出的83.8%、14%和2.2%。 ☚ 二、农户支出 (二)改革开放后 ☛ (一)改革开放前 (一)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29年间, 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陕西对外贸易基本上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根据国家的计划任务和安排,农业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 主要在原苏联、东欧、东南亚和其他少数国家中进行, 仅限于引进一些动植物品种和国营农场所需的机械, 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援助和输出一些传统的种养技术, 向外出口一些传统的农副产品。这段时期农业对外开放与贸易的步子缓慢, 内容单一, 对省内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不大。 ☚ 一、发展历程 (二)改革开放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