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收购形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收购形式

(一) 收购形式

1.鲜茧收购。1949年,杭州市军管会委托蚕丝界人士,组成浙江省春茧服务社,利用原有茧行设备收烘蚕茧,春期设站93个,收购鲜茧3 750吨,约占产量的50%。1952年由浙江省供销合作总社全面承担全省蚕茧代收包烘业务,通过大量培训蚕茧收烘业务骨干,整修、改造旧茧站,新建一批茧站,增添收烘设备,组织计划售茧,增强了收烘能力。1953年全省开设茧站288个,收鲜茧1.65万吨,占当年产量的70.55%。1956年,随着新蚕区扩大,产量增加,又继续新、扩、改建了一批茧站,开站数达343个,当年收茧量2.25万吨,占产量的83.93%。60年代以后,蚕茧产量直线上升,为适应蚕茧生产发展形势,继续投资建设茧站。到1977年全省收茧站已达560个,当年收购蚕茧超过5万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蚕茧产量逐年提高;同时,蚕农售茧由原来以生产队为单位改为以组、以户交售,投售单位骤增,收购压力加大。各地及时增站、增秤、增人,提高收购能力,加强收烘业务人员培训,简化检验评级手续,改进收茧方法,因地制宜地实行“三定”或“四定”(定队、定时、定量、定笔),划片分队,隔日轮售,排队发号,凭证售茧,便利蚕农投售。1985年,全省设茧站718个,全年收茧7.65万吨。以后随着新蚕区的发展,茧站又逐年增加。到1991年,全省共设有茧站743个,设临时收购点210个。
2. 干茧收购。1956年,吴兴、海宁、海盐三县的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试办自烘站,将自产的蚕茧烘成干茧卖给国家。1958年自烘干茧试点扩大到11个县(市),自烘站增加到68个。以后由于核算单位内部评级记分困难,干鲜茧价格倒挂以及结算时间过长等问题无法解决,自烘站相继停办。到1978年,全省只剩下海宁、荆山等5个自烘站。1979年,浙江省供销社等部门根据省革命委员会的有关通知精神,继续推行社队烘茧试点,供销社帮助自烘站培训收烘人员,进行技术辅导,并在收烘期间把茧站借给社队使用。1980年,有13个县实行社队自烘试点; 自烘站春期为127个,秋期增加到143个,自烘茧量占总收购量的45%左右。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自烘站发生亏损;一些茧站擅自将干茧直接供应给当地乡镇丝厂,不服从省计划调拨。对此,省革命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研究决定,除原5个自烘站继续试点外,一律实行鲜茧结价。1984年,又有2个试点自烘站自行停办。随着茧丝在国际市场走俏,丝厂对原料需求增大,地区之间争购蚕茧的矛盾渐突出。1987年,一些主产区的部分茧农开始自行用土灶或简易器具烘茧。鉴于自烘茧茧质差,不易管理,流失较多,并易引发蚕茧收购“大战”,为此,1988年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农民自行烘茧。

☚ 六、蚕茧收购   (二) 收购政策 ☛
000227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