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收益分配形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收益分配形式

(一)收益分配形式

1.互助组时期。互助组时期,农户全年的生产收入除上交农业税外,收益全部归个人,由农户自己支配。农户根据生产需要预留下年的种籽和费用。农业税采取14级金额累进税制。互助组有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季节性互助组依照各户劳力、耕畜、农具参加互助生产时间长短记工,三五天或七八天算帐一次,以人工换畜工,或以粮食、现金抵还工债,大体上做到公平合理。常年性互助组的分配形式与季节性互助组相同,但提取比例很低的集体提留,积累了少量公共财产。
2.初级社时期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加合作社,合作社对社员入股的土地,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在社员同意的情况下,给予适量的报酬或不计酬。社员个人所有的耕畜、大型农具,有些地区采取折价入社,作为社员的股份基金参加分红,有些地区由合作社临时或长期租用,付给适当的修理费或租金。小型农具自带自修。社员实行集体劳动,评工记分。全年生产总收入扣除生产费用、农业税、集体提留后为社员分配部分,其分配形式是按劳动工分和入社土地农具的股份分配相结合。合作社成立初期,土地劳力取酬比例为“地六劳四”或“地五五劳四五”,后来规定土地分红控制在可分配收入的20%~30%以内。农业税的缴纳形式是:凡土地有报酬的社,以户为单位计征,年终在各户收入中扣除,由社统一交纳;凡土地无报酬者,以户为单位计征,由社统一交纳。种籽、肥料是建社初期的一笔大开支,为不加重合作社的生产投资,肥料由社员按土地、劳力的比例带入,超出标准者,由社付给一定报酬。种籽按入社土地比例带入,不足部分由社统一解放。
3.高级社时期
。取消了土地报酬,土地归合作社集体所有。大型农具、耕畜折价入社,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经济性质是集体所有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总收入中扣除生产费用、农业税、集体提留后,按社员劳动工分统一分配。高级社时期,根据“少扣多分”的分配原则,一般将总收入的60%~70%分给社员,扣留部分为30%~40%。公积金、公益金提取标准规定不得超过总收入的5%。

☚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_一、合作化时期的收益分配   (二)收益分配水平 ☛

(一)收益分配形式

(一)收益分配形式

公社化初期,社员分配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供给部分占纯收入的40%左右,工资部分占60%左右。最初供给的范围很广,除吃饭不要钱外,有些社队还实行包穿衣、包医疗、包小学生学习费等。195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缩小了供给范围,供给部分主要实行伙食供给或粮食供给。伙食供给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开办公共食堂,实行社员集体用餐制。粮食供给除按标准留足公共食堂所需粮食外,又按社员出工天数分给适当的机动粮。工资制分为基本工资和奖励工资,基本工资一般占工资总额的80%左右,奖励工资占20%左右。基本工资按月或季发放,奖励工资按劳动表现评发。工资一般分为6~8个等级,最高工资控制在最低工资的4倍左右。绝大部分社队,虽然评定了社员工资级别,因财力所限而不能兑现,勉强执行级别工资的社队,也因积累耗尽财源枯竭而停止。1961年,《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发布试行后,取消了供给制,恢复原高级社实行的定额管理、评工计分、按劳动日分配的制度。

☚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收益分配   (二)收益分配水平 ☛

(一)收益分配形式

(一)收益分配形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的农村生产责任制经历了五定一奖、包干到组、专业承包、联产到劳、口粮田加责任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责任制形式。1984年后,全区98.4%的乡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稳定至今。在分配上实行“缴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办法。国家税金和集体提留在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的承包合同中确定下来,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根据中央规定,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集体的耕畜、大型农机具大部分卖给农户。属于集体的机动地、果园、林带、草场、牲畜、机械以及乡村企业仍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分配。集体提留标准,按198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减轻农牧民负担的布告中规定: 农民向集体上交的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以乡为单位,最高不得超过当年纯收入的4%,其中公积金占2%。乡村统筹费 (农村教育、计划生育、优抚、交通、民兵训练和文化活动等民办公助事业的统筹费用) 由乡人民政府确定,最高限额不得超过上年纯收入的2%。1991年以后,按照国务院 “关于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 的规定: 农民直接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费,不得超过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995年,按照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精神,从新疆的实际出发,再将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得随意提高承包费,变相增加农民负担,保护土地承包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收益分配   (二)收益分配水平 ☛
000214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