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建设历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建设历程

(一) 建设历程

在上海, 为了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已曲折地走过了50年的历程, 而真正达到现在的现代化水平只有10多年的历史, 也就是在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 以后, 上海的畜牧业才基本达到了现代化。50年代初, 只有私营业主饲养少量乳牛和农户家庭养猪。1956年, 上海乳牛业实行公私合营,组建上海牛奶公司, 建立了7个牧场, 扩大了饲养规模, 喂料、清扫、挤奶均为手工操作。农村在农业合作化时兴办了集体养猪场, 但规模一般只有数十头或上百头。70年代中期兴建了少量机械化猪场和鸡场,也因当时饲料和技术条件不足, 折旧和管理费用过大, 成本增加, 经营难以维持, 多数转产或停产。80年代, 改革开放及放开畜产品价格与流通渠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给畜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市、县两级财政和集体经济增加了对畜牧业的投入。饲料工业也逐步形成与发展。国内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 如良种繁育、畜禽饲料营养标准、疾病预防、设备和管理技术的应用, 给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创造了有利条件。先由科技力量较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县进行探索, 在获得成功后向其他区、县辐射; 先从家禽业开始, 再向养猪等其他领域辐射。1988年, 上海实施“菜篮子工程” 时, 利用5.63亿元的生产基地建设资金, 发展了一批现代化的畜禽场, 其中有千头猪场443个, 10万羽以上肉鸡场5个, 3万羽以上蛋鸡场146个, 百头奶牛场149个。到90年代又抓住城建开发和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 近郊畜牧场向远郊转移时,撤小放大,其中万头以上规模的猪场发展到77个。
现代化畜禽场的生产管理,一般都采用机械通风,喂料、饮水自动,畜禽全进全出,药物消毒,机械清粪。如蛋鸡生产采用纵向式通风的封闭鸡舍,有利环境的控制,阶梯式笼架饲养,自动集蛋,增加了养鸡的密度,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喂料有机械加料系统、饮水有自动饮水器。乳牛采用散拱饲养、管道机器挤奶,使牛奶直接进入冷藏储奶罐,防止牛奶污染细菌发酵变质。肉猪生产则采用分段饲养新工艺,分隔成种母猪舍、怀孕母猪舍、产仔哺乳舍、仔猪保育舍、肉猪舍,一幢猪舍如同工厂的一个车间呈流水式生产方式。每舍分工明细,设备、饲料专一,全进全出,环环相扣,保持常年连续生产,不再受季节影响。现代化畜禽场由于利用了机械化代替手工,因而降低了劳动强度,畜禽密集饲养有效地利用了空间,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率。

☚ 三、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二) 商品基地建设 ☛
000096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