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带头人工程
带头人工程主要培训对象为村级主要干部。村级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农村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党的威信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1994年,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农村带头人工程,即经过3年培训,使全市60%以上的村级主要干部达到中等以上文化水平。并把带头人工程列入农村“三大培训工程” 之一。
农村带头人工程的培训对象: 重点是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及村级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目标:政治理论方面,通过培训,较好地认识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全面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岗位培训方面: 通过培训,基本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农村经济管理知识,努力提高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农村主要干部取得“绿色证书”或相应的农业技术职称等。学历教育: 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这一阵地,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村级主要干部60%以上达到中等专业水平; 市级红旗党支部、明星小康村和经济发展较快的村、乡镇企业主要领导干部,争取有一批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使村级主要干部的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农口大培训领导小组。各区县、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并以组织部门为主,设专人负责抓此项工作。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建立了严格的教育培训制度,把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个人,作为全市工作政绩考核内容之一。建立健全村级主要干部培训档案,对无特殊原因完不成培训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取消创先争优参评资格。建立农村三级办学培训网络,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三级网络” 列为改善农村人民生活的10项工作之一,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加强了基地建设。区县普遍建立了成人中专学校、农业广播学校等专业学校,各乡镇建立了分校,不少村 (厂) 办起了教学培训班点,形成了以市、区县校为龙头,以乡镇分校为重点,以村(厂)班点为基础的三级网络。为了抓好培训工作,市委农村工委每年年初对当年培训工作都要按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区县,区县再分解到乡镇、村,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每年还召开一次培训教育招生工作总结部署会议,表彰先进,落实目标任务。
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4—1997年,共培训村级干部97 470人次,其中培训村党组织书记2.1万多人次; 有5 769名村级主要干部参加了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培训,有3 870人已取得中专以上学历证书。另有237人参加了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市委农村工委在市委党校、市农业干部培训中心等举办9期800多人次参加的市农村红旗党组织、明星小康村、亿元村党支部书记及市级乡镇企业家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全市农村党支部(总支)班子成员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6 506人,占班子总数的51%,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69人。村级主要干部(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级经济组织负责人)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的5 427人,占62.2%,村党支部书记有215人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于村级干部素质的提高,推动了“兴市富民奔小康”等各项工作,发展了农村大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