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带性土壤
福建土壤的成土母岩种类繁多,在气候与生物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土壤类型,并呈现了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1.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福建南亚热带地区,因受海洋性季风雨林生物气候共同影响的结果,分布着砖红性红壤; 中亚热带地区则受季风常绿阔叶林生物气候影响,分布着红壤,这两种土壤分别成为福建省两个地带的代表性类型。自永定的下洋,经南靖的河溪、安溪的左渭、仙游的榜头、莆田的常太、福清的海口入海线以南的地区属砖红性红壤地带, 以北地区为红壤地带。
两个土壤地带的分布并没有一条明显的界线, 而是表现为量变到质变的逐步过渡。由于地形起伏河流切割,地带边缘两类土壤常常是呈交错分布。同一地带内由于局部非地带因素的影响,地带内发育并分布了一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2.垂直地带性土壤分布。在福建南亚热带,以戴云山为代表,海拔250米以下的地区,地带性土壤以砖红性红壤为主, 自然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 海拔250—500米间的丘陵, 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海拔500—1 000米间的中低山,地带性土壤为山地红壤,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混交林;海拔1 000—1 250米间的山地,地带性土壤为黄红壤,自然植被为黄山松为主的针叶林、灌丛草被;海拔1 250米以上的高山地,地带性土壤为黄壤直至山地草甸土,自然植被为草类和灌丛直至草甸植物。中亚热带以武夷山为代表,土壤、植被分布同样有自己的带谱,只是由于纬度偏北,海拔起始界限相应降低而已(表1-1-2)。土壤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显示了生物气候的分布特点,对农业生产的配置、土壤资源的改良利用和生物品种的引用,均有重要的意义。
表1-1-2 土壤、植被垂直分布
| 海 拔 | 土 壤 | 植 被 |
南 亚 热 带 | 250米以下 | 砖红壤性红壤 | 南亚热带季雨林 |
250—500米 | 红壤 | 常绿阔叶林 |
500—1 000米 | 山地红壤 | 常绿落叶混生林 |
1 000—1 250米 | 黄红壤 | 常绿阔叶林和灌丛草被 |
中 亚 热 带 | 1 250米以上山 顶及集水地段 700米以下 | 黄壤直至山地 草甸土 红壤 | 草类和灌丛直至草甸植 物 常绿阔叶林 |
700—1 050米 | 黄红壤 | 常绿针阔叶混生林 |
1 050—1 900米 1 900米以上山 顶集水地 | 黄壤 山地草甸土 | 针叶林和灌丛草被 灌丛草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