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
1928年成立于上海。林伯修(杜国庠)、洪灵菲、戴平万、孟超等发起组织。同年5月至8月,出版《我们》月刊,共三期,主要刊载小说、戏剧、理论等作品。主要撰稿人还有李一氓、罗澜、蒋光慈、钱杏邨、成仿吾等。以后又将洪灵菲的《前线》列为《我们丛书》之一出版。我们社以“一面极力克服自我,创造真正革命的文艺作品;一面予反动派以严格的批判和进攻”为自己的“两重使命”(王独清《祝词》)。创作上,罗澜的《丁雄》、洪灵菲的《前线》、戴平万的《激怒》、《恐怖》等小说,或揭示农村土豪劣绅的横暴和农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或交织着革命和恋爱的矛盾冲突。在革命加恋爱格式的作品中,革命者的行动,还不免带有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情绪。作家在革命低潮期,擂响的是不畏白色恐怖的战鼓,形式上,一般不讲究“悦耳”、“和谐”、“节奏”、“韵律”(洪灵菲《编者的卷头语》)。大多数作品表现出作家追求光明而不乏幼稚,不屈奋斗而感染力薄弱的思想倾向。文艺理论上,我们社探讨了革命文学的具体途径、批评的方法与标准,为推动革命文学运动作了有益的努力;但又将鲁迅等作家作为批判的对象,则暴露出他们的偏激的情绪。该社于1929年6月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