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
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秋风扫落叶之攻势,以蒋氏集团为首的国民党顽固势力企图寻求安身之地,以图他日东山再起。为此,蒋介石制定了实现其负隅顽抗的三个方案,其一为“转进西康”,其二为“撤至海南”,其三为“迁到台湾”。
1949年10月国民党从南京逃到重庆。12月8日,“行政院”召开紧急会议,决议“迁都台湾”和在西昌设立总指挥部。蒋介石电令胡宗南在西昌建立据点,并派遣蒋经国前去与胡宗南商议,准备把国民党的主力移往西昌。但蒋经国等人认为,成都解放,西昌危在旦夕,且该地山多,平地少,粮食供应不易,国民党军队难以维护,建议放弃西昌。在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蒋介石接受他们的意见,放弃西昌。西昌解放后,蒋介石又梦想以海南岛作为顽抗基地。1950年初,海南岛在国民党海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陈济棠及防卫司令薛岳共同据守之下,守军近10万人,还有少数海、空军。但到了5月,海南岛也被解放。蒋介石被迫做第三种选择——退守台湾,以台湾作为“反共复国基地”。
早在1946年10月,蒋介石和宋美龄首次到台湾视察时,就看到台湾的特殊条件和重要性。在大陆开始节节败退之后,蒋介石即做退守台湾的准备。在军事上,蒋介石制定了一个“建设台湾、闽、粤,控制两广,开辟川滇”的计划,并设想建立一个“北连青岛、长山列岛,中接舟山群岛,南到台湾、海南岛”的海上封锁线。为此,蒋介石将嫡系胡琏部队调往金门、马祖一带。1949年1月初,把美援的三船军械从上海运到台湾库存起来。5月31日,草拟防守及治理台湾的计划。62月2日研究台湾的整军、防务、军政等问题。同月24日,蒋介石在台北主持召开有国民党东南地区海陆军将领及国民党中央党政干部180人参加的东南区军事会议,对台湾与东南沿海的“防御计划”做了具体安排。为了确保台湾,1948年12月24日,蒋介石任命其亲信陈诚任台湾省政府主席,蒋经国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1949年1月18日又任命陈诚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同时,蒋介石又命蒋经国赴上海与俞鸿钧密商将国库所有白银、黄金、美钞运往台湾之事,后约有5亿美元以上财宝被抢运到了台湾。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迫于形势,蒋介石不得不离开溪口,乘轮船到达上海。5月6日蒋介石偕蒋经国从上海到浙江定海,5月17日飞往澎湖马公岛,26日由马公岛飞台湾冈山再转高雄。6月,蒋介石迁居台北草山(今阳明山) ,并设立国民党总裁办公室,下设八组及一个设计委员会。7月,蒋介石主持国民党中常会与中政会联席会议,决定设立“中央非常委员会”。1949年12月7日,蒋介石颁布命令,国民党“政府”“迁设”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