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化肥使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化肥使用

(一)化肥使用

新中国成立前,福建农业生产用肥主要靠农民自制、自积的农家肥。化肥的使用始于本世纪初,由沿海地区的私杂货商营销进口硫酸铵等肥料。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莆田县涵江镇道美商行就开始营销进口肥田粉(硫酸铵),当时化学肥料基本仅施用于水稻、甘蔗等大田农作物。民国26年(1937年),国民政府在建阳县发放肥田粉贷款。民国36年(1947年),林森(现闽侯)、晋江、仙游、诏安、漳浦、建瓯、长乐、福清、霞浦等县合作社,供应联合国救济总署通过中国农民银行用救济款购进的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分配给社员。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全省化肥供应和使用的品种、数量都很少。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供销合作社在组建中就开始经销化肥。1951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开始办理肥料贷款和经营化肥业务。农资部门贯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对化肥供应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经营品种由少到多,包括各类肥料。50年代中,全省农业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但使用化肥总的水平是很低的。1955年全省化肥总施用量仅为8.8万吨,亩均仅4公斤的实物量。1961年后,福建化肥工业经过60年代的起步,70年代和80年代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化学化的水平,农业化肥使用量直线上升。1960年全省年化肥总施用量仅10.84万吨,按耕地亩均为5.5公斤(实物量);到1970年全省化肥施用量达55.72万吨,每亩耕地平均施肥28.4公斤(实物量),比1960年增加4.2倍,年递增达18%。1978年耕地亩均化肥施用量又比1970年增长2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化肥需求量猛增,全省年使用量接连上了几个台阶。1978年施用量突破100万吨;1982年突破200万吨;1990年突破300万吨,当年全省化肥施用量按实物量计算达302.98万吨。1995年,化肥施用量进一步增加,全年按实物量计算使用总量达378.99万吨。1980—1985年,化肥施用量平均以每年增加12万吨的速度发展;1990—1995年,平均每年增加量提高到15.2万吨。在化肥品种上,磷、钾肥所占的比重也逐年提高。1985年,全省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51.27万吨和15.14万吨,氮、磷、钾肥比例大致为1:0.4:0.1;到1995年,全省磷、钾肥施用量分别增加为98.23万吨和38.24万吨,氮、磷、钾肥比例变为1:0.5:0.2。若从每亩耕地平均施用量方面看,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幅度更大。1990年全省耕地亩均化肥施用量已达163.3公斤,为1955年的40倍多;1995年进一步增加到每亩平均施用209.8公斤,又比1990年亩增46.5公斤。耕地亩均施肥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
福建农业化肥施用量已很大,但在化肥使用结构上还不尽合理,氮肥比例偏高,磷钾肥仍偏少。按福建省土壤元素含量情况和不同农作物生长需求情况,一般说来,氮磷钾的比例粮食作物以1:0.3:0.5为好;经济作物以1:0.75:1—2为好,所以目前三大化肥施用比例有待进一步改进。化肥生产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尽可能扩大优质肥(如尿素)和钾肥、复合肥的比例,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 一、化学肥料   (二)化肥生产 ☛
000083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