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创建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创建时期

(一)创建时期1950—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各级农业部门深入总结农民丰产经验,制订增产技术措施,发挥国营农场和劳动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表证示范户,推广农业科学技术。1953年初,根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筹建农业技术指导站,首先在5个行政区、10个重点县、40个主要县建站。重点县每县18人,主要县每县8—11人,其他一般县每县3人。1954年农业技术指导站改称农业技术推广站,实行各县普遍建站,重点县建立区站,同时在中山港口、南海蠕岗、潮安池湖、曲江马坝建立农业示范区,每区建一个站,由省农业厅直接领导,此外,还建立10个专业站。全省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共有干部1 728人。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在农业生产合作社或乡建立技术小组、技术传授站等方法,因地制宜推广良种、水稻黄泥水选种、福尔马林种子消毒、合式秧田、疏播育壮秧、小科密植、挣稿改翻耕以及冬春放水浸田、挖稻根灭螟等,取得一定成绩。1955年4月,农业部发布《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农业部门总结农民生产经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增加收入,促进农业合作化的基层组织,是当地党政领导农业生产、改进农业技术的助手。同时,通过总结,明确了以农业社为基地进行技术推广的思想,这一年全省扩大建立区综合农业技术推广站,经济作物主产区设立专业站,并在阳江岗列、琼山土桥增设两个省示范区站。到1957年全省共有综合站797个,专业站163个,干部4 207人,基本上做到区区有站。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当时采取的工作方式方法主要有:训练农民技术员,在农业社建立技术小组、技术传授站,组织技术推广网,组织观摩评比,巡回报告,召开老农座谈会,举办小型展览会和利用有线广播、黑板报进行宣传推动等。据不完全统计,1954年推广站培训农民技术员8万多人,1955年培训27万多人,1956年培训73万多人。在农业技术改革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956年全省采用小科密植的稻田占80%以上,推广水稻良种3200万亩,单造改双造200万亩,间作改连作170万亩,撒播改条播超过100万亩,消灭越冬螟虫2 780万亩,推广新式农具双铧犁18 792部。许多农业社由于采用了科学技术,取得显著增产。潮安县池湖区1954年8月建立农业示范区站,由于积极推广科学技术,1955年就成为粮食亩产千斤区。
这一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般能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对新技术和外地经验,经过试验示范才逐步推广。但是也有些地方对农村经济特点和自然条件差异注意不够,要求过急,出现过强迫命令或生搬硬套的现象。在爱国增产竞赛和奖励丰产劳模运动中,由于奖励偏重于小面积高额丰产,也出现过一些“吃小灶”,不计成本,增产不增收的偏向。
在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方面,建国初期以家畜疫病防治为主,在省农林厅设立了家畜保育所和防疫大队,继后又设立了兽医诊断室。同时向潮梅、东江、西江、珠江、粤中、高雷及海南等区,派出七个防疫分队,开展生瘟防疫注射,同时在粤中、兴梅和海南三地设立了兽医诊断组。1956年开始在部分县的农村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的畜牧兽医站。畜禽改良机构,于1952年在惠阳马鞍围建立了省种畜繁殖场,1953年在番禺、曲江、潮安、廉江等县建立了家畜配种站,主要开展选引良种公牛进行人工授精工作。渔业推广机构于1956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建立起水产技术推广站29个,职工112人,建立渔汛站18个,有职工64人。

☚ 二、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曲折前进时期 ☛

(一)创建时期

(一)创建时期1950—1957年

1950年2月,广西人民政府成立农林厅,1951年又分别在桂林、柳州、容县三专区,设立农林工作站,作为农林厅的派出机构。之后,又在南宁专区增设种子推广工作队。至1952年底,7个专区和南宁、柳州等直辖市,均已建立专区和市的农林工作站(有的称农林技术指导站)。对专、市农林工作站仍实行由省农林厅与专区(市)建设科(后改称农林水利处)的双重领导,其主要任务是经办省农林厅布置的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推广业务。1952年农林厅增设“专业工作队”,下设粮食作物工作队,负责对粮食作物良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设经济作物工作队(又称特产队),承担对甘蔗、烤 (晒)烟、麻、蚕、茶、水果等经济作物良种(种苗)的推广及技术指导。在此期间,各县人民政府建设科,也陆续配备1—3名农牧业技术人员,分管农牧业生产及技术指导工作; 在县以上的区公所和所属各乡人民政府,各设1名生产助理(干事),(区下的乡为小乡,则设不脱产的生产委员),分管农牧业生产。1953年底,共有24个县建立了农林技术指导站,有农林牧渔业技术推广人员1 010人。
1954年7月,农林水机构分设,成立广西农业厅。同年底,7个专区农林技术指导站(工作站),改称农业技术指导站。1955年有64个县(市),建立了农业技术指导站,配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961人。1956年将县农业技术指导站改称县农业技术中心推广站,并扩大建立区(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至1957年底,专、县两级及部分区(乡),已初步形成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虽未完善,但农技推广服务人员总数已达2 100多人,为促进广西农村的科技进步与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 一、农业技术推广历程   (二)曲折发展时期 ☛
000151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