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

(一)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

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广大农村在清匪反霸,减租退押之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制度。紧接着又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5 29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比1949年的17 365万元增长103.25%,年均递增9.5%;粮食总产达到5.81亿公斤,比1949年的3.34亿公斤增长73.1%,年均递增7.2%。
第二阶段:1958—1962年,即“二五”时期。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措施违反事物发展规律,“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和高指标高征购等等泛滥开来,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再加上自然灾害影响,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挫折。1962年全地区农业总产值减少为24 547万元,比1957年下降30.45%,年均递减8%;粮食总产减少为3.87亿公斤,比1957年下降33.4%,年均递减8.5%。
第三阶段:1963—1966年,即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了前一段的错误作法。重视科学技术,增加物质投入,从而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66年农业总产值上升为32 019万元,比1962年增长30.43%,年均递增6.9%;粮食总产为4. 66亿公斤,比1962年增长20.4%,年均递增4.8%。
第四阶段:1967—1976年,即“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左”倾错误泛滥,否定商品生产,否定因地制宜,搞“穷过渡”,致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1976年,全地区农业总产值为40 921万元,与1966年相比,年均仅递增2.6%,分别比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年平均递增率低6. 9和3. 3个百分点;粮食总产为7.08亿公斤,年均递增4.3%,分别比第一和第三阶段的递增率低2.9和0.5个百分点。
第五阶段:1977—1990年,即本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虽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初期,“左”的流毒尚未肃清,1980年以前,农村经济发展仍然缓慢,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一系列正确的农村政策相继颁布,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1990年全地区农业总产值达到77 981万元,比1976年增长79. 20%,比1980年增长64.6%;粮食总产达到8.69亿公斤,比1976年增长22.74%。

☚ 三、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二)农村经济水平 ☛
000132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