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社会主义国营商业,是以革命根据地的公营商业为基础,没收官僚资本商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力量十分薄弱,商品流通领域主要以私人经营为主。1956年,经过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部分私营商业以公私合营形式并入国营商业,至1957年底,全省国营商业零售网点才发展到881个,从业人员达7 947人。1958年6月开始,供销社陆续与国营商业合并,公私合营商业全部转为国营,在社会商业网点力量减少的情况下,国营网点持续增加,到1965年底,全省有国营商业零售网点2 901个,从业人员27 443人,分别比1957年增长2.3倍和2.45倍。 表7-5-2 主要年份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表
☚ 一、农村各类商业网点建设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社会主义国营商业,是以革命根据地的公营商业为基础,没收官僚资本商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力量十分薄弱,商品流通领域主要以私人经营为主。1956年,经过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部分私营商业以公私合营形式并入国营商业,至1957年底,全省国营商业零售网点才发展到881个,从业人员达7 947人。1958年6月开始,供销社陆续与国营商业合并,公私合营商业全部转为国营,在社会商业网点力量减少的情况下,国营网点持续增加,到1965年底,全省有国营商业零售网点2 901个,从业人员27 443人,分别比1957年增长2.3倍和2.45倍。 表7-5-2 主要年份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表
☚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商业网点 ☛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商业规模小,网点少,且主要分布在中等城市,县城及其以下网点很少,广大山区和矿区则多数空白,买卖困难。1949—1957年,河北省加快了对国营商业的建设和改造步伐,不仅逐步建成了二级站、三级批发商店等一套全省批发商业网,而且逐步形成了一套零售商业网,农村国营商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较快发展。1956年,全省百货系统在县城以下的重点集镇建立了227个下伸批发点,经营品种一般在五六百种,均为适合农村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商品。其他各专业公司也相继在各县设立了分公司。以食品公司为例,1956年共设县公司117个,从业人员3 045人,批零门市18个,县以下食品站500个,从业人员2 500人。至1957年底,全省县及县以下国营商业服务机构发展到26 522个,从业人员达到125 103人。 ☚ 一、农村各类商业网点建设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商业网点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