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社会主义国营商业,是以革命根据地的公营商业为基础,没收官僚资本商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力量十分薄弱,商品流通领域主要以私人经营为主。1956年,经过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部分私营商业以公私合营形式并入国营商业,至1957年底,全省国营商业零售网点才发展到881个,从业人员达7 947人。1958年6月开始,供销社陆续与国营商业合并,公私合营商业全部转为国营,在社会商业网点力量减少的情况下,国营网点持续增加,到1965年底,全省有国营商业零售网点2 901个,从业人员27 443人,分别比1957年增长2.3倍和2.45倍。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营商业网点发展缓慢,1976年底,全省共有国营商业零售网点3 009个,10年间仅新增网点108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商品流通日益扩大,国营商业网点发展速度加快。至1990年末,全省县及县以下农村国营商业网点达到17 485个,从业人员达到244 076人。主要年份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见表7-5-2。

表7-5-2 主要年份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表

项目
年份
商 业 服 务 网 点 (个)从 业 人 员 (人)
合计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合计商业饮食业服务业
1957
1960
1965
1976
881
2 070
2 901
3 009
881
2 070
2 901
3 009






7 947
28 974
27 443
50 131
7 947
28 974
27 443
50 13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46 550
14 700
14 691
15 352
15 970
16 178
16 999
16 755
17 485
40 799
13 088
13 150
13 612
14 184
14 453
15 159
15 168
15 736
3 209
820
843
990
973
966
992
885
1 002
2 542
792
698
750
813
759
848
702
747
456 550
209 991
192 849
204 990
217 114
219 038
235 132
231 847
244 076
408 525
190 229
175 406
185 613
196 768
200 168
214 185
214 022
223 566
34 536
10 878
9 987
10 307
11 010
9 279
10 399
9 436
10 035
13 489
8 884
7 456
9 070
9 336
9 591
10 548
8 389
10 475
☚ 一、农村各类商业网点建设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社会主义国营商业,是以革命根据地的公营商业为基础,没收官僚资本商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力量十分薄弱,商品流通领域主要以私人经营为主。1956年,经过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部分私营商业以公私合营形式并入国营商业,至1957年底,全省国营商业零售网点才发展到881个,从业人员达7 947人。1958年6月开始,供销社陆续与国营商业合并,公私合营商业全部转为国营,在社会商业网点力量减少的情况下,国营网点持续增加,到1965年底,全省有国营商业零售网点2 901个,从业人员27 443人,分别比1957年增长2.3倍和2.45倍。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营商业网点发展缓慢,1976年底,全省共有国营商业零售网点3 009个,10年间仅新增网点108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商品流通日益扩大,国营商业网点发展速度加快。至1990年末,全省县及县以下农村国营商业网点达到17 485个,从业人员达到244 076人。主要年份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见表7-5-2。

表7-5-2 主要年份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情况表

项目
年份
商 业 服 务 网 点 (个)从 业 人 员 (人)
合计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合计商业饮食业服务业
1957
1960
1965
1976
881
2 070
2 901
3 009
881
2 070
2 901
3 009






7 947
28 974
27 443
50 131
7 947
28 974
27 443
50 13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46 550
14 700
14 691
15 352
15 970
16 178
16 999
16 755
17 485
40 799
13 088
13 150
13 612
14 184
14 453
15 159
15 168
15 736
3 209
820
843
990
973
966
992
885
1 002
2 542
792
698
750
813
759
848
702
747
456 550
209 991
192 849
204 990
217 114
219 038
235 132
231 847
244 076
408 525
190 229
175 406
185 613
196 768
200 168
214 185
214 022
223 566
34 536
10 878
9 987
10 307
11 010
9 279
10 399
9 436
10 035
13 489
8 884
7 456
9 070
9 336
9 591
10 548
8 389
10 475
☚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商业网点 ☛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一)农村国营商业网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商业规模小,网点少,且主要分布在中等城市,县城及其以下网点很少,广大山区和矿区则多数空白,买卖困难。1949—1957年,河北省加快了对国营商业的建设和改造步伐,不仅逐步建成了二级站、三级批发商店等一套全省批发商业网,而且逐步形成了一套零售商业网,农村国营商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较快发展。1956年,全省百货系统在县城以下的重点集镇建立了227个下伸批发点,经营品种一般在五六百种,均为适合农村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商品。其他各专业公司也相继在各县设立了分公司。以食品公司为例,1956年共设县公司117个,从业人员3 045人,批零门市18个,县以下食品站500个,从业人员2 500人。至1957年底,全省县及县以下国营商业服务机构发展到26 522个,从业人员达到125 103人。
“大跃进”开始后,许多地区把商业、饮食服务业当成城市消费的标志,抽人抽资金支援工农业生产,不重视商业网点的发展。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又继续撤并农村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农村国营商业网点一度减少到不足一万家。1965年,虽然网点建设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
“文化大革命” 期间,不少地区仅存的一些合作店 (组)也被割得人店两光,加之商业基本建设投资过少,远远赶不上同期商品流转额增长的速度。新建工矿区,只注意生产设施的建设,忽视商业网点的建设,致使商业网点落后于生活需要。到1976年,全省县及县以下农村商业服务网点减至5 632个,从业人员减至72 694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农村商品流通日益扩大,全省商业系统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商业工作,国营商业网点发展速度加快。至1979年,全省农村国营商业网点恢复发展到10 222个,从业人员达126 644人。到1981年,全省食品公司系统下设食品购销站1 722个,其中独立核算的中心站651个,“三统一” (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经营的县达到127个。省百货公司系统建立批发下伸点93个,建立国合联营店43个,建立专业下乡推销队192个,下乡推销金额2 301万元。80年代中后期,随着 “三多一少”流通格局的初步确立,全省农贸市场发展迅速,流通主体多元化,农村国营商业网点增长缓慢,不少地区县及县以下国营商业趋于萎缩。为此,国营商业系统适时提出了 “发挥县级商业整体功能,重振国营商业雄风”的口号,各地掀起了商业建设高潮,先后在县城及重要集镇新、改、扩建了一批中型综合零售商场,在农副产品主产地和主要集散地兴建了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地缘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地区,依托工业发达区域,建设了一批工业品批发市场。截止到1995年底,全省农村国有商业、餐饮业网点发展到14 964个,从业人员达184 898人。全省商业系统共建成3 000平方米以上的县级综合商场54个,各类工业品批发市场9个,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4个。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面积18万平方米,年成交额6.23亿元。

☚ 一、农村各类商业网点建设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商业网点 ☛
000246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