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1950—1957年区、乡变化情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1950—1957年区、乡变化情况

(一)1950—1957年区、乡变化情况

新中国成立前,广西全省有10个专区,1个市,99个县,1 765个乡,18 149个行政村。
1949年12月,广西全境解放,农村基层政权相继建立。1950年设9个专区,4个市,99个县,463个区,1 765个乡,18 263个行政村。新政权诞生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是:1.在过去的革命游击区或因紧迫支前急忙建立的乡,形式上摧毁了旧的乡、村、甲制度,实际上乡级政权不完全为我所掌握;2.1950年上半年,在剿匪过程中,由上一级领导指派工作队负责人当队长(兼乡长),虽然比较可靠,但包办代替多,脱离群众较严重;3.经过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对乡政权进行了初步整顿,但仍有部分乡政府领导班子不纯。据南宁专区统计,该专区共有3 200个乡,其中比较可靠的400个乡,占12.5%,乡政府领导班子不纯的有1 200个乡,占37.5%,仍为残留的旧势力所操纵的有1 600个乡,占50%。
195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工作的指示》,广西省人民政府根据政务院的指示,于1951年发出了《关于划小区乡的指示》,要求缩小区、乡范围,以适应乡政府管理能力和人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指示下达后,全省各地普遍进行划小区、乡的工作。做法是:一般以原来的乡、行政村为基础设立区或乡;在不割裂自然村庄的原则下,将区域犬牙交错的地方加以调整,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村并为一个小乡;以一个主要行政村为基础,适当分割几个行政村并入其他村为小乡。按以上原则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人口疏密、风俗习惯,并参照习惯界线拟出初步方案,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然后报上级政府审核批准执行。到1951年底,全省将原有463个区划为800个区,设12 560个乡。1952年区相对稳定,对乡适当调整,全省共有800个区、10 673个乡。
1953年6月,广西进行基层选举工作,至1954年4月结束。普选前,个别乡因过小而合并,由原来的10 673个乡并为9 988个乡。经过普选产生了人民代表后,各地均召开了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乡人民政府委员会。乡人民政府委员会由乡长1人、副乡长2—3人及委员9—15人组成。在乡人民政府委员会下,一般设生产建设、民政优抚、财政经济、文教卫生、公安武装等五个工作委员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为乡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根据这一规定,广西各地加强了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充实了乡镇人民政府委员会的职能部门,设有生产合作、文教卫生、治安保卫、人民武装、民政、财粮、调解等7个工作委员会。
1953—1956年,全广西的区、乡相对稳定,变动不大。
1957年12月27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举行第28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广西1958年选举工作的指示》和《关于撤区并乡的决定》,各地把选举与撤区并乡工作紧密结合进行。撤区并乡工作大致采取四种不同的做法:1.全部撤区并成若干个大乡;2.撤并部分区乡,保留部分原来的区乡;3.减少区、乡合并为大区大乡;4.不撤区并乡,只对其中“插花乡”、“社跨乡”及偏小的乡进行应当调整。全省基层选举和撤区并乡工作于1958年8月结束。全省所设的区(区公所)全部撤销,将原来的8 810个乡镇合并为863个乡镇。

☚ 一、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沿革   (二)1958年将乡镇改建人民公社 ☛
000154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