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符 > 龜紫 龜紫 guīzǐ “金龜袋”與“紫袍”之合稱。唐武后時賜給三品以上官員的章服。唐高祖時定親王及三品、二王後服大科綾羅,色用紫。高宗時,賜五品以上官員佩魚,武后時改爲龜,三品以上龜袋飾以金。後借指高官。宋·歐陽修《謝贈金紫啟》:“伏以龜紫之重,唐制所難,武元衡、牛僧孺爲宰相,裴度爲中丞,李宗閔爲學士,方有是賜。”一說爲“金龜袋”、“紫帶”,一說爲金龜紫綬。參閱《唐會要·輿服上·内外章服》。 龟紫guīzǐ武周天授二年曾改佩鱼为佩龟,故“金(鱼)紫(衣)”也随之改称为“龟紫”。唐中宗神龙二年又恢复佩鱼,佩龟制度亦随之取消。但“龟紫”作为一种典故,仍在文人诗文中沿用,指获得“金紫”一类荣宠。宋欧阳修《谢赐龟紫启》:“龟紫之重,唐制所难。武元衡、牛僧孺为宰相,裴度为中丞,李宗闵为学士,方有是赐。”陆游《恩赐龟紫》诗:“岂知晚拜金龟赐,却是霜髯雪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