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古镇
龙门镇地处杭州市西南富春江南岸、仙霞岭余脉的龙门山下,为富阳市所辖,距富阳市区16公里,距杭州50余公里。
龙门全镇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三国东吴皇帝孙权后裔聚居地,这里聚集着2600余户、7000余人口,其中90%以上的人口都姓孙。100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和发展,终于从一个大家族的集居地,形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古镇。
龙门古镇四周植被丰富,土地肥沃。古镇自宋初至1939年间,孙氏一族迁居于此并在此生活延续已有六十五世。明、清时期,这里是浙东通往浙西,浙中通往浙北以至苏南的陆路交通重镇。
千余年来随着孙氏家族的繁衍昌炽,逐渐形成了以厅堂为中心的众多居住院落,简称“厅屋组合院落”。它由一座座以厅堂为中心的居住院落组合而成,院落的形式有“井”字形和“回”字形两种。“井”字形建筑以孙氏智七公派聚居的前后敞厅为代表,“回”字形建筑可以官房厅余荫堂为例。都是厅堂四周环以本房成员住宅,再筑以高墙,形成封闭式的院落。厅堂与厅堂、宅居与宅居之间,都是门廊相通。或以卵石铺成的曲径巷道相连,“大雨天串门、跑遍全村不湿鞋”就是最生动的写照。每一座厅堂均为一房或一小家族的祠堂,并以此为中心,环建住宅,围建高墙,成为龙门孙氏总族下一房一支的集居点。厅与厅之间,鹅卵石铺砌的狭弄长巷密如蛛网,墙檐相接,房廊相连,四通八达。
目前镇上保存了众多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不仅规模大,而且种类齐全,有塔、有厅、有门楼、有寺庙、祠堂、厅堂与寺庙等各类建筑。
龙门镇旧有60多座厅堂,历经战乱,现尚存30多座以及祠堂,民居、古塔、门牌楼等,古镇建筑的总体布局,犹如一幅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家族图,记录着孙氏家族历史演化的风貌,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龙门古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左右。3-5月份为最佳游览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