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见《中药志》。又名广地丁、华南地丁。为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Gentianaloureirii(D.Don) Griseb. 的全草。分布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微苦,寒。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❶治咽喉肿痛,痢疾,肝炎,阑尾炎。煎服: 6~15g。
❷治疮疡肿毒,淋巴结结核,煎服或捣敷。本品含黄酮类、苷类、多糖类。
龙胆地丁
龙胆地丁,又名蓝花草。为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Gentiana loureirii (D. Don) Griseb. 及鳞叶龙胆G.squarrosa Ledeb.的全草。前者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后者分布于河北、安徽、江苏、浙江、四川、青海等省。
本品味苦、辛,性寒。功能消热利湿,解毒消痈。主治热毒痈肿、疔疮、瘰疬、咽喉肿痛、黄疸、痢疾、带下等证。用于痈肿、疔疮、瘰疬,可配野菊花、蒲公英等煎服,并以鲜品捣烂外敷; 用于肠痈配红藤、鬼针草,黄疸配田基黄,痢疾配黄芩、白带配苍术、黄柏等同用。煎服,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