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书院
旧址在今宜山县城西(今轴承厂内)。宋嘉定八年(1215年)代理州事张自明建龙溪书堂,后复立书院,延师授徒,并置学田以解入院学子的生活问题。后田地逐渐被占,书院不复存在,仅剩山谷祠与“龙溪图记”等三块石碑。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知府王显高重修,六年,知府叶藟修复。明末因战乱荒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知府苏世禧与县令陈学海带头捐银重修龙溪书院。吴锡爵任县令(1715年)期间,将龙溪书院部分房舍拆除,砖瓦移作他用。乾隆十五年(1750年)府同知查礼捐俸银400两修复。查礼调职后,宜山人民立《查公去思碑》纪念查礼。碑文中痛骂吴锡爵为“蜈蚣”,歌颂查礼修复龙溪书院的功绩。此后百余年,地方官府多次修葺,但已无人在此修业,仅为纪念黄山谷之祠庙而已。该书院为桂西北最早的书院。对这里的文化发展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