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龙伯钓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龙伯钓鳌

典源出处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 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蹔 (zan) 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释义用法 传说龙伯国的人非常高大,他去到东海,一下子把负戴五仙山的巨鳌钓走了六个,使得仙山流离失所。后以此典表现气概非凡,抱负宏大; 或用以形容海上景物。
用典形式
【巨鳌】 唐·李白:“巨鳌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清·黄景仁:“道巨鳌钓去,海欲西流。正拟乘风归也,奈三山,破碎难留。”
【六鳌】 唐 ·李白:“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宋 ·王珪:“双凤云中扶辇下,六鳌海上驾峰来。”金 ·元好问:“六鳌只解翻溟渤,不驾东南日观来。”
【灵鳌】 三国 ·曹植:“灵鳌戴方丈,神岳俨嵯峨。”
【钓鳌】 唐·王贞白:“悔与神仙别,思归梦钓鳌。”宋·苏轼:“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鳌。”
【鳌钓】 唐 ·元稹:“鳌钓气方壮,鹘拳心颇尊。”
【天涯钓】 唐·杜甫:“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巨鳌钓】 唐·高适:“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金 ·元好问:“巨鳌有饵虽堪钓,怒虎无情可重编。”
【龙伯钓】 清·沈曾植:“昨梦偶垂龙伯钓,后书终复雁门踦。”
【龙伯钩】 明 ·陈子龙:“六鳌已吞龙伯钩,九闺空守开明兽。”
【连六鳌】 宋·苏轼:“偶然连六鳌,便谓此手妙。”
【钓连鳌】 宋·张元干:“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三岛钓鳌】 清·丘逢甲:“挟策九夷嬉凤去,携竿三岛钓鳌来。”
【龙伯钓鳌】 唐·杜甫:“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清·丘逢甲:“龙伯钓鳌后,三山今无存。”
【一钓十五鳌】 清·黄遵宪:“忽然大陆出平地,一钓手得十五鳌。”
【长竿钓巨鳌】 清·陈梦雷:“东南战气何年息,我欲长竿钓巨鳌。”
【金鳌背尚浮】 清·曹贞吉:“摇摇坤轴浑难定,曾否金鳌背尚浮。”

龙伯钓鳌lóng bó diào' áo

形容人气概非凡,抱负宏大;也形容海上景观。《列子·汤问》:渤海之中有五座仙山,名为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仙山由十五只巨鳌背负在海中,轮流交替,六万年为一班,使五仙山在海中峙立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皎然《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太公取璜我不取,龙伯钓鳌我不钓,张说《入海》之二:龙伯如人类,一钓两鳌连。

龙伯钓鳌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上居住皆为仙人,其山无根,天帝使十五巨鳌分班负戴它们,使五山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后用来形容气概非凡,抱负宏大;也用以形容海上景观。杜甫《荆南兵马使赵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

龙伯钓鳌

❶比喻人举止豪迈。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公大食刀歌》: “苍水使者扪条绦,龙伯国人罢钓鳌。”
❷借指人求取功名利禄。唐皎然《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 “太公取璜我不取,龙伯钓鳌我不钓。 ”
●《列子·汤问》: “渤海之东有五仙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常随潮波上下往还。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疆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趋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 禺疆: 神话中天神。迭为三番: 分为三批。趣: 同 “趋” 。数: 算卦占卜。相传万里仙山浮于水面,天帝恐其流走,就命鳌用头顶着仙山,而龙伯国有一巨人一下子钓住六鳌,背着它们回到了龙伯国。

龙伯钓鳌

【出处】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𫐋(zan)峙焉。 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
【释义】 传说渤海东面有大壑归墟,其中有蓬莱、方壶等五座仙山,上面居住着众多仙人,因五山没有根基,随浪颠簸,天帝就命十五只巨鳌在五山下负载它们,轮番更替。龙伯之国有巨人,几步就跨到了五山处,一下子就钓走了六只巨鳌。后以此典形容气概非凡,举动惊人;也形容海上景观。
【例词】 鳌钓 钓巨鳌 钓连鳌掣六鳌 钓鳌 负鳌 连六鳌六鳌 龙伯钓 龙伯钓鳌 三岛钓鳌 龙伯钩 巨鳌钓
【用例】
〔鳌钓〕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泛鳌钓于仙洲,愚叟罢移山之力。”
〔钓鳌〕 宋·陆游《谢葛给事启》:“海三山之缥缈,钓鳌已愧于初心。”
〔巨鳌钓〕 宋·葛立方《清平乐》:“更愿巨鳌连钓,枫宸第一胪传。”
〔六鳌〕 宋·周紫芝《水龙吟》:“恨三山不见,六鳌去后,天空远,人将老。”
〔龙伯钓鳌〕 唐·皎然《奉和颜鲁公真卿》:“太公取璜我不取,龙伯钓鳌我不钓。”

做某种程度的事

做某种程度的事

做非凡之事:缩地补天 龙伯钓鳌 巨鳌戴山
无法硬着心肠做狠心的事:于心不忍
用反问表示不能硬着心肠做不公正、不道德的事:于心何忍
放下可以缓办的事而做急着要办的事:移缓就急
最需要先做的事:先务之急
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正冠李下 李下整冠
做冒险的事:行险
 做危险的事:行危 骑衡 虎头捉虱
做危害自己的蠢事:赍盗食
随心所欲干愚蠢的事:毁钟为铎 毁舟为杕
为了吃饭求生存而做违心的事:口腹自役
做不正当的事:勾搭
 违背道义或正义去做不正当的事:背道而行
做不正当、见不得人的事:鼠窃狗盗 鼠窃狗偷 鼠窃狼偷 鼠偷狗盗 狗盗鼠窃 狗偷鼠窃
做无益而有害的事:毁瓦画墁
做荒谬事:五斗解酲
不知羞耻地为仇敌做事:颜事仇
做极困难的事:钻山塞海

☚ 做某事   做多余的事 ☛
龙伯钓鳌

龙伯钓鳌

《列子·汤问》:“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后以此典形容气概非凡,抱负宏大;也用以形容海上景观。唐·李白《大猎赋》:“龙伯钓其灵鳌,任公获其巨鱼。”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共工氏触皇天之八柱,未足拟议;龙伯人钓溟海之三山,无阶响像。”

☚ 六龙   龙见白水 ☛
000020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20:12